这几天,乐乐对运动特别感兴趣。那天李主任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猜乐乐昨天下午放学时又主动跟我说什么了?”我笑着摇摇头。“阿姨,你猜,我刚才跑了多少米?”“200米?”“不对,是600米!跑了两圈多100米呢。”他开心的表情里透漏着自豪的神气。哈哈哈。
距离今天有四天了,我发现他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先到操场一个人跑几圈,像个大孩子一样。前三天的跑步都是听他描述,并没有亲眼所见。今天下午放学我值完班,突然想起乐乐跑步的事,决定到操场上一探虚实。
放眼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操场上跑着,我很激动。有时候,明显看出他有些力气不足了,但还是坚持着,一会儿放慢速度,一会儿又稍稍加速。他的执着让我有些感动。等他跑到操场北边注意到了我,兴奋地朝我会意一下,伸出两根手指,表示已经跑了两圈。我静静地看着他小小的背影,担心不一会儿他可能会因为没有同伴一起跑或者跑得没有力气了而停下来。但我发现这小伙子决心还挺大,竟坚持到了最后。他朝我跑过来,问我,“妈,你猜我跑了几圈?”接着迫不及待伸出“6”的姿势。我有些惊讶!
我不禁反思,这是兴趣使然吗?这几天每天放了学,他都要去操场上去练练跳远,跑跑步。我突然觉得面前的这个孩子其实非常“爱憎分明”,喜欢的事情就是喜欢,“不用扬鞭自奋蹄”。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孩子说“喜欢”时,一定要鼓励支持他。当他说不喜欢时,一定不要强迫他。我们要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我们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