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的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李老师引导孩子们在爱的教育的路上,他让孩子们帮助班级里有困难的同学,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爱的力量。而且同学们这种主动去帮助同班同学的这种爱的力量,是受李老师的传染和引导。他们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真诚的,特别愿意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种爱会让这个孩子一直处于一种善良之中,以致他们毕业甚至工作都跟随着他们,这也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生存的基础和与人为善的交际能力。
李老师班的孩子们,不但要帮助同班的同学渡过难关,让有困难的同学在李老师的班上感觉到集体的爱的力量。这种爱不局限于班级,而后来又传播到社会上,比如为圆明园整修捐款,大兴安岭火灾捐款,成都市人民政府开展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捐款,为建造烈士群雕捐款。在这些捐款中,李老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诚实的品德。在最后一次建造烈士群雕捐款的过程中,老师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如卖废品去捐款,有的孩子不是,卖废品得来的钱捐的款,一开始不敢说,通过老师的引导,他们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捐的钱来自哪里?让李老师给了他们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并且直接说出诚实的品德更加的重要。
这样的孩子们既有良好的品德,心存善心,懂得替别人着想,能够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孩子不但把爱的力量仅限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班级,还要传播到社会上,无论李老师的学生们走到哪里,他们都会把这种善良的爱带到哪里,并且传播到哪里。最后这些爱的累加升华到了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祖国的高度。
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像李老师这样,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和诚实品德的培养,那我们祖国的花朵一代一代都将会种下爱的种子,善良的种子,真诚的种子,最后他们必定会为社会,为国家,会为自己的民族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为老师,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就要从一点一滴中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做一个善良,真诚,爱国,爱民族,爱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