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星期天,晴
为什么许多孩子和大人都听不得一点批评,上学老师说几句,就吧嗒吧嗒掉眼泪;上班领导说几句,就委屈的不行,玻璃心碎一地,其实一句话就是在原生家庭里面,父母对孩子的认可实在是太少了。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给孩子植入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叫做“我不行”。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其实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比如说早上起床,孩子没有及时起床,我们叫孩子:“快点的,来不及了!上学该迟到了!”吃饭的时候:“多吃两口,吃饱饭才有体力学习!”孩子写作业时:“快点吧,头抬起来!眼睛还要不要了;那腰都快躬成虾米了!字写的和鸡扒的一样!”我们表达的本质是我作为父母的关心,作为父母的爱,但其实孩子收到的是严重的批评和指责。给孩子灌输的信念是“我不行!”所以他到学校老师一说同样的话,它就会勾起“我不行”的这个信念。他跟任何人,事,物沟通当中,只要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反对的语言就会勾起“我不行,我不行”并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攻击当中。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是学会替孩子做解释。比如妈妈为什么要吼你起床,是因为妈妈着急了,妈妈希望你准时上学。写作业也是一样 ,妈妈是在关心你,关心你的眼睛。 所以妈妈刚才不小心说了那样的话。但是妈妈刚才说话的方式有点不妥,但是妈妈是在表达爱,妈妈今后会调整一个你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妈妈的关心和爱。当你学会跟孩子沟通解释的时候,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哦,妈妈今天生气了,骂我了,打我了,是我妈妈的情绪管理需要提高,而不是我不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帮助孩子解释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在教育方式上需要提高。是在帮助孩子降低内耗的成本。那他将来走到工作岗位之后在学校老师说他他知道老师是在帮助他,领导说他了,说明领导提拔他,对他的重视。他把所有人的话都当做好话来听,而不是当成你看不上我,我不行。只有打骂吼背后的修复和解释,孩子才能客观的看待别人对他的观注和重视。做父母的话该多的时候就得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