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讲家庭教育的老师提到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三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人格培养,其次是能力培养,最后才是知识培养。听完这个观点,真是醍醐灌顶。
我每天在孩子面前提学习学习,似乎很关注孩子,其实当我发现她在学习中出现拖拉,没有强烈要求克服难题的决心,不能长期的去坚持一件学习上的事的时候,我并不有意识到,其实是没有对她进行一个好的人格培养。
其次,作为家长,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第二点能力培养,我一直是有这个意识去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让她独立去解决一些问题,她做的也不错。
最后才是学习,学习成绩是人格培养和能力培养的附属品。如果只在乎学习成绩,那么很有可能在孩子成年之后出现更多的问题,甚至啃老。
这是这个观点给我的一些感悟。
睡觉之前两娃跟我讨论了一些在学校发生的事,二宝说上小学烦恼变多了,比如上课同桌打扰她,都影响她的专注力了,比如下课的时候不知道干什么,比如下课时间怎么一会长一会短,还有呢,为什么认的字那么少,很多她都不认识,我听完,很是欣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非常难得的。
大宝学业明显比之前重了,虽然只是小学,5年级是非常关键的了。我想让她停止学校排球队的活动,但是孩子强烈反对,她的想法是,她需要一定运动量。但是回家除了学习的作业,额外布置的作业就没有办法完成,作为父母真的太纠结。到底是遵循孩子的意愿孩子抓重点。
下午听了樊登读书关于刻意练习和不要过分强调天分,所谓的天分只会束缚我们的进步。联想到自己的孩子,比如二宝背古诗很快,并不是天生的,而且从小就开始背诵,比如大宝捏橡皮泥还挺厉害,也是因为整个幼儿园她把很多精力都放在这儿,并没有去背诵古诗经典。这给我的启示是,如果现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数感不强,我要带孩子做的便是多做题,比如字词总是出错,甚至不知道错哪里,那么久可以刻意多听写,熟能生巧。
父母每天学习一点,感悟一点,进步一点,那么孩子也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