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具有科研精神的老师
——“计算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研究与反思
学生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质量和信心,很多数学方面的学困生就是从低年级计算能力弱开始的。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积累,看到了很多放弃数学的学生,觉得很可惜。也转化了很多成绩落后的学生,让他们重新喜欢上了数学,其实一个主要突破口就是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现状和成因分析。
(一)学习习惯上的问题
1.审题不认真。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因此经常有些同学做完题目了可能连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也不清楚。一旦出现问题,往往简单地归结为马虎或不认真等原因,以至于屡次出现同样的计算错误。而我们老师没有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审题,怎么样从平时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2、书写不规范。一些学生在抄数字时把“6”写成“0”,把“7”写成“1”,直接改变了算式的原样,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如:在计算“16-7”时,有位小朋友把“16”抄成了“10”, 10-7=3。而许多这样的错误不是没有看仔细,而是因为他们的数字写得不端正,不规范,经常把数字写得自己也认不清了。
3.做完不检查。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许多学生在做完题目以后就直接上交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了。其实许多题目只需要稍稍仔细地检查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错误或失误的地方。
(二)学生不明算理造成计算错误
1.学生算理不明,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方法。部分同学在计算时的错误是由于不明算理,没有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造成的。
2.教师轻视口算,不能正确看待估算。老师只是教材上有估算才教估算,遇到估算题时才让学生进行估算。对估算的认识不到位,为“估算”而“估算”,把估算看做是求近似数,估算脱离实际,起不到它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3.课堂教学重视了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最优化。由于新课程强调“算法多样化”,那么很多老师一直重视“算法多样化”,从而不注意算法的最优化,导致学生不能正确选择最合适方便的方法。
二、探索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突破策略。
1.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2.强化练习,并持之以恒。首先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口算训练,可以建议学生相互出题,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教师应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其次应注重口算方法,并且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在教学中,组织口算竞赛,瞬时提高,限时完成等方式。再次应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比如进行视算听算结合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又如新旧知识对比练。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
3.注重笔算训练。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读、三回头” 一看: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读:做题时,养成边读题边抄写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对短时记忆是大有影响的。三回头:每算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是否漏抄,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4.注重估算训练。估算,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凝结与浓缩,其优点是简捷、迅速、流畅。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和捕捉一切可利用的估算教学的课程资源,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掌握科学的估算方法。
5.掌握算理,注重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做比直接得出结论,然后通过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要高效得多。
6.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学习数学第一件事就是认数和学习写数,学生最初的态度都很好,但是好景不长就有了字迹潦草的现象,导致自己误看。特别是学习书写竖式时格式不规范,数位不对齐,导致无法准确计算等情况。
7.培养学生读题的能力。认真读题是一种审题能力,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正确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教学中,学生如果不能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8.培养学生计算后检查的习惯。小学生自控意识和主观意识比较差,虽然老师常常叮嘱一定要及时检查完成的作业,但是真正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看似在检查,但总有心不在焉,真正查出错误的学生比较少。需要老师和家长统一思想,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检查出错误给予自己的成就感。
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就是经验型的,吃老本,不大用思考。其实不然,世上最难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每年的学生有所不同,每个人每一天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因此,教育的每一天都应该是全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要有科研的意识和精神,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去研究、去揣摩、去思考,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解决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保持教育初心,寻找教育幸福。我想,这也是一种自己体验的教育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