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当网络上在谈类似亲子关系焦虑时,我不是很理解,不禁怀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毕竟我跟孩子一直都相处很愉快,直到孩子上小学了,陪读让我崩溃时,我才明白,是不是大部分的亲子关系焦虑,都来自于此。
晚上,孩子把数学家庭作业交给她爸爸检查,他爸爸发现了几个简单题都做错了,于是一顿情绪输出,孩子在边上不敢吭声,眼泪不住的往下流。接着又是对我一堆输出,最气人的是,居然说出把孩子教给我了,孩子怎么怎样,于是两人又吵了一顿。接着我去看孩子的作业,我问她错的题当时是怎么做的,孩子说本来是做对的,因为她的答案跟班里学的好的不一样,所以就改了,唉,原来如此,孩子对自己真是不够自信,即使没有逻辑的答案也糊里糊涂的写上去。他爸爸的要求就是不要犯很幼稚的错误,但是这种情绪不稳定,实在是让人无语。
二宝的家庭作业是拼音练习,读完第一遍,我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打分,她说读的一般。接着就开始读第二遍,第三遍,孩子开始不耐烦了,说不想再读了,我只好鼓励她,最后不是非常完美的完成了拼音作业。接着又换了数学作业让她完成。睡前,我拿着那张拼音,又让孩子读了一遍,这一次,孩子明显熟练了很多。大概这就是大脑吸收知识也是需要时间的原理。我们好像又得到了一个学习方法,不要老想着死磕到底知识。
睡前又跟大宝聊了聊学校发生的事情,原来孩子在学校也承受着压力,孩子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明显的。有些心疼孩子,但是想到如果连学校的压力都承受不住,那孩子又如何面对将来来自社会的压力。作为家长,对于养育孩子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但是面对的现实问题是,留给父母教养的时间其实也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