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晴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科技进步,物质丰富,人们寿命变得更长,智商变得更高,财富变得更多,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这个很好的时代,也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常常遵循着一种相对稳定的"路线"发展,但这种稳定发展,有时候却让我们感觉到能做的事越来越少,常被烦恼、困惑和迷茫萦绕。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付出了许多努力,到头来还是感觉不尽人意呢?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每个人的"认知"有关系。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选择。比如遇到困难,有的人会把这看作一种负担;有的人则会看成是机会。
大脑作为人类认知的起点,蕴含了数亿年进化的"三重结构",分别是控制本能的爬行脑,产生情绪的情绪脑,负责运算和思考等高级功能的理智脑。改变认知的基础,就是要善用理智脑,减少本能和情绪对我们的影响。爬行脑和情绪脑通过潜意识,会在无形中帮我们做很多决策,有时这会阻碍了人的进步。要真正运用好理性脑,需要拆解问题,消除情绪模糊;并学会分解目标,减少行动上的模糊。
在舒适圈外选择感觉有一点难的内容,将学习的新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关联,由此指导自己在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只要走出第一步,就踏上了觉醒的征程。就像一个人照了镜子,发现自己居然弯腰驼背,很没精神的样子;那他马上会提醒自己,抬头挺胸,叫出一股子精气神儿。
认知觉醒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发生的改变,而是一个绵绵用力的过程。也许我们今天没有多大的进步,甚至明天还会有些退步,这都不要紧,进步总是曲折前行的。关键在于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我们在努力改变自己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