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222篇:考试总结
文君

Thursday October 19th 2023 Sunny

亲子日记第1222篇:考试总结

第二单元的语文和数学都考完了。老师没有公布分数,试卷上的分数也剪下来了。目的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焦虑,因为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单元小测试仅仅是为了检验一下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试卷拿给家长看也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不是为了让家长比较分数高低。我觉得学校这个做法非常人性化,不用分数定义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通过分析试卷,我发现数学相对简单,都是认知题,比如天上飞的画圈,地上跑的画三角。但是二宝依然被套路了,因为出现了一个水里跑的船,既不属于天上,也不属于地上,按理说应该空着不做标记。但是二宝做题经验少,总以为不能空题,所以勉强把船归类为地上的一类,总不能是天上飞的吧?结果,当然是错了,扣了两分。通过这个事例,我发现二宝的思维不够灵活,还做不到勇于打破常规。也可能是没见过这类题型,所以被套路了。但是,也不能用题海战术来克服这个困难吧?那以后更加被动了,做过的题型就会,没做过的就不会。那样岂不是更加限制孩子的思维?思来想去,我对二宝说:“二宝,你记住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善于思考,不停的动脑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没见过的难题”。二宝似懂非懂的看着我,点了点头。

语文考试这次为我敲响了警钟。第一单元考试时,还都是基础知识,没想到第二单元考试难度直接拔高。增加了传统文化知识考核,增加了必读书目内容考核,还有一个猜谜语。选择题还用到了ABC,如果孩子不大量读书,不广泛涉猎各科知识,那么很难做到全对。另外,读过去的必读书目,能不能记住内容,也是个难题。必读书目那么厚,略读一遍已经需要不少时间。但是略读并不能加深记忆,里面一个个小故事,当时听着有趣,后来再问细节,就忘记了。但是试卷偏偏考细节,比如,某个故事里的图书管理员是谁?当初是我给孩子读的这个故事,我完全想不起来这个细节,就光记得故事情节是一头熊去图书馆查阅熊为啥冬眠。一个警钟忽然在我脑海中敲响,难道,我的读书方法不对?我记得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教过我们怎么带孩子读绘本。首先,让孩子认识绘本的封面,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和文字。然后翻开书,先观察书中的画,再用手指读。然后结合故事情节,跟书中的图画对应起来,那么,眼前就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鲜活故事。读完之后,再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几个问题,让孩子思考,加深印象。而我是怎么读的呢?走马观花只求快。一晚上能连续读三四个故事,读完之后,我自己都忘了第一个故事讲的啥。二宝也养成了只听不看的习惯。只过过耳朵瘾,听了一个还想听下一个,只图热闹,不思考。这种浮于表面的快乐很容易哄他入睡,但不容易加深记忆。听一遍很快就忘了,考试时肯定就吃亏。以后还得把睡前故事的内容改改呢,不能把必读书目当睡前故事读着玩了。每天拿出固定时间读必读书目,按照流程认真读。睡前故事则读点课外的,不需要思考的,只用来放松的,有助于睡眠。

从某种意义上说,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说的很有道理。我应该学着科学的帮孩子合理利用时间,让他既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又不耽误学习。让他把该读的书读了,把该练的字练了,把该做的题做了。但是每天晚上样数太多也不好。要不然就分开,每晚上认真完成一样。列个时间表,周一晚上完成口才作业任务,周二晚上完成练字任务,周三晚上完成数学做题任务,周四晚上完成语文做题任务。周五晚上陪孩子一起看个中国好少年之类的节目,培养爱国情怀和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周六晚上出去参加个公益活动什么的。这样一分,觉得时间还挺紧张的,都没有找小朋友玩的时间。这就需要追求效率了。如果按时完成,且又快又好,不就能每天晚上省出时间出去玩了吗?跟小伙伴玩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如果有机会,多玩几次也无妨。如果学习任务重,平时出不去,那么周末再出去玩也行。这个可以自由发挥。

写到这里,心里还是闷闷的,因为内心对语文试卷的心结依然没有打开。七年前,大宝上一年级时,这个心结就系上了。当时大宝的语文试卷中也是这样考必读书目内容,问笨狼在什么时间地点遇到了谁?从小就对语文情有独钟的我,接受不了这种考试方式。我认为,语文代表的是情怀,是对某个故事的理解,是对某件事情的思考。如果是为了考一下孩子们有没有真的读过必读书目,你完全可以考故事情节,而不是故事细节。读过去一篇文章,我们大脑里留下的,是故事梗概和对这个故事的个人见解。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个故事,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背过所有的细节。除非要求背诵课文。但是,那么多故事,怎么背?除非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难道教育的目的,是选拔拥有这样特异功能的天才吗?那我无话可说。七年来,这种考细节的方法一点都没有改变。让我从最初的愤怒,到现在的无奈。人要适应环境不是吗?当初我以为你会问我今天早饭吃的什么,结果你却问我用什么花纹的碗吃的早饭?我在大脑里拼命搜索,发现你关注的这个点,是大多数人所忽略的。这个小细节,在我大脑存储器里早就化为了缩略图,根本无法像原图那样放大看清楚。所以我想不起来了,记忆模糊了。你可能就高兴了,看吧,我就知道你想不起来了,我出的题目就是要出乎你的意料,要不然出一个大众都会的题目,不就显示不出来我的厉害了吗?我在心底偷偷愤怒:你这是反人类!你在心底偷着乐:我就喜欢抓这样的“非重点”当“重点”来刺挠你,你能把我怎么样?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好可爱哦,哈哈哈。

写到这里,也算是偷偷吐槽了一下某些弊端。但是,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存在即合理。也可能,小孩子的记忆跟我们不同。他们是图片记忆。就好比有一次,书上让画红绿灯。整天开车的我,见过无数次红绿灯,但就是想不起来红灯黄灯,绿灯是怎么排列的,到底谁在上面,谁在中间?二宝很简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见他拿过画笔,迅速画了一个红绿灯。我一看,对对对,就是这样的。那我为啥就想不起来呢?由此可见,大人的思维跟小孩子不一样。小孩子能把所有的细节刻进脑海,而大人却不能。所以,我用我的思维方式去评判语文试卷,也许是不合适的。所以我才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带孩子读书的方法有问题。不管怎么说,时代逼着人进步,既然七年了这个考法都没有变,那么,应该做出改变的就是我了。人不能让环境适应你,而是应该积极适应环境。

放下心中的芥蒂,带着二宝重新出发。也许,换一种方法,就柳暗花明了呢?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71406
推荐日记
《10月19日》
《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晴》
《亲子日记第228篇》
《10月17日附加题(第218篇)》
《考试》
《少年当立凌云志,报效祖国正当时》
《小棉袄长大了》
《随手记》
《20231020四层腹肌出现》
《 2023年10月21日 》
《会议结束后》
《非遗文化之民间高跷》
《暴躁的妈妈 2023.10.20 周五 天气 晴》
《20190906》
《生活里的甜》
《224.心中有景,荒凉亦是繁华》
《 第640篇 2023.10.19 家庭会议》
《2023.10.19 星期四,阴,触动中国好少年》
《挫败感》
《亲子微时光》
《学习感悟(155篇)《成长重于成绩》》
《光》
《随手记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第594篇》
《陪伴,第1159天》
《冷水和热水》
《2023.10.20》
《勇气》
《若涵口述日记2》
《2023.10.20亲子日记晴244篇》
《家长手记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