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222篇:考试总结
文君

Thursday October 19th 2023 Sunny

亲子日记第1222篇:考试总结

第二单元的语文和数学都考完了。老师没有公布分数,试卷上的分数也剪下来了。目的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焦虑,因为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单元小测试仅仅是为了检验一下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试卷拿给家长看也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不是为了让家长比较分数高低。我觉得学校这个做法非常人性化,不用分数定义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通过分析试卷,我发现数学相对简单,都是认知题,比如天上飞的画圈,地上跑的画三角。但是二宝依然被套路了,因为出现了一个水里跑的船,既不属于天上,也不属于地上,按理说应该空着不做标记。但是二宝做题经验少,总以为不能空题,所以勉强把船归类为地上的一类,总不能是天上飞的吧?结果,当然是错了,扣了两分。通过这个事例,我发现二宝的思维不够灵活,还做不到勇于打破常规。也可能是没见过这类题型,所以被套路了。但是,也不能用题海战术来克服这个困难吧?那以后更加被动了,做过的题型就会,没做过的就不会。那样岂不是更加限制孩子的思维?思来想去,我对二宝说:“二宝,你记住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善于思考,不停的动脑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没见过的难题”。二宝似懂非懂的看着我,点了点头。

语文考试这次为我敲响了警钟。第一单元考试时,还都是基础知识,没想到第二单元考试难度直接拔高。增加了传统文化知识考核,增加了必读书目内容考核,还有一个猜谜语。选择题还用到了ABC,如果孩子不大量读书,不广泛涉猎各科知识,那么很难做到全对。另外,读过去的必读书目,能不能记住内容,也是个难题。必读书目那么厚,略读一遍已经需要不少时间。但是略读并不能加深记忆,里面一个个小故事,当时听着有趣,后来再问细节,就忘记了。但是试卷偏偏考细节,比如,某个故事里的图书管理员是谁?当初是我给孩子读的这个故事,我完全想不起来这个细节,就光记得故事情节是一头熊去图书馆查阅熊为啥冬眠。一个警钟忽然在我脑海中敲响,难道,我的读书方法不对?我记得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教过我们怎么带孩子读绘本。首先,让孩子认识绘本的封面,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和文字。然后翻开书,先观察书中的画,再用手指读。然后结合故事情节,跟书中的图画对应起来,那么,眼前就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鲜活故事。读完之后,再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几个问题,让孩子思考,加深印象。而我是怎么读的呢?走马观花只求快。一晚上能连续读三四个故事,读完之后,我自己都忘了第一个故事讲的啥。二宝也养成了只听不看的习惯。只过过耳朵瘾,听了一个还想听下一个,只图热闹,不思考。这种浮于表面的快乐很容易哄他入睡,但不容易加深记忆。听一遍很快就忘了,考试时肯定就吃亏。以后还得把睡前故事的内容改改呢,不能把必读书目当睡前故事读着玩了。每天拿出固定时间读必读书目,按照流程认真读。睡前故事则读点课外的,不需要思考的,只用来放松的,有助于睡眠。

从某种意义上说,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说的很有道理。我应该学着科学的帮孩子合理利用时间,让他既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又不耽误学习。让他把该读的书读了,把该练的字练了,把该做的题做了。但是每天晚上样数太多也不好。要不然就分开,每晚上认真完成一样。列个时间表,周一晚上完成口才作业任务,周二晚上完成练字任务,周三晚上完成数学做题任务,周四晚上完成语文做题任务。周五晚上陪孩子一起看个中国好少年之类的节目,培养爱国情怀和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周六晚上出去参加个公益活动什么的。这样一分,觉得时间还挺紧张的,都没有找小朋友玩的时间。这就需要追求效率了。如果按时完成,且又快又好,不就能每天晚上省出时间出去玩了吗?跟小伙伴玩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如果有机会,多玩几次也无妨。如果学习任务重,平时出不去,那么周末再出去玩也行。这个可以自由发挥。

写到这里,心里还是闷闷的,因为内心对语文试卷的心结依然没有打开。七年前,大宝上一年级时,这个心结就系上了。当时大宝的语文试卷中也是这样考必读书目内容,问笨狼在什么时间地点遇到了谁?从小就对语文情有独钟的我,接受不了这种考试方式。我认为,语文代表的是情怀,是对某个故事的理解,是对某件事情的思考。如果是为了考一下孩子们有没有真的读过必读书目,你完全可以考故事情节,而不是故事细节。读过去一篇文章,我们大脑里留下的,是故事梗概和对这个故事的个人见解。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个故事,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背过所有的细节。除非要求背诵课文。但是,那么多故事,怎么背?除非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难道教育的目的,是选拔拥有这样特异功能的天才吗?那我无话可说。七年来,这种考细节的方法一点都没有改变。让我从最初的愤怒,到现在的无奈。人要适应环境不是吗?当初我以为你会问我今天早饭吃的什么,结果你却问我用什么花纹的碗吃的早饭?我在大脑里拼命搜索,发现你关注的这个点,是大多数人所忽略的。这个小细节,在我大脑存储器里早就化为了缩略图,根本无法像原图那样放大看清楚。所以我想不起来了,记忆模糊了。你可能就高兴了,看吧,我就知道你想不起来了,我出的题目就是要出乎你的意料,要不然出一个大众都会的题目,不就显示不出来我的厉害了吗?我在心底偷偷愤怒:你这是反人类!你在心底偷着乐:我就喜欢抓这样的“非重点”当“重点”来刺挠你,你能把我怎么样?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好可爱哦,哈哈哈。

写到这里,也算是偷偷吐槽了一下某些弊端。但是,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存在即合理。也可能,小孩子的记忆跟我们不同。他们是图片记忆。就好比有一次,书上让画红绿灯。整天开车的我,见过无数次红绿灯,但就是想不起来红灯黄灯,绿灯是怎么排列的,到底谁在上面,谁在中间?二宝很简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见他拿过画笔,迅速画了一个红绿灯。我一看,对对对,就是这样的。那我为啥就想不起来呢?由此可见,大人的思维跟小孩子不一样。小孩子能把所有的细节刻进脑海,而大人却不能。所以,我用我的思维方式去评判语文试卷,也许是不合适的。所以我才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带孩子读书的方法有问题。不管怎么说,时代逼着人进步,既然七年了这个考法都没有变,那么,应该做出改变的就是我了。人不能让环境适应你,而是应该积极适应环境。

放下心中的芥蒂,带着二宝重新出发。也许,换一种方法,就柳暗花明了呢?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71406
推荐日记
《陪你长大♥第1094天 尊重孩子的决定》
《随笔记(163)》
《真棒》
《10月19日》
《听课感悟三(249)》
《今日周五》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33)》
《随手记一太阳好,心情好》
《第132篇 重新开始》
《学习感悟(155篇)《成长重于成绩》》
《家长的感悟》
《表扬信》
《妈妈,我想飞到树上摘个苹果》
《愉快的一天》
《9月19日》
《迷茫》
《2023.10.20亲子日记晴244篇》
《搬搬之前的日记20190902》
《开心的一天》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6》
《10月18日研学(第219篇)》
《20191101》
《生活里的甜》
《向坚持写亲子日记的家长学习》
《一起做手工》
《日记》
《少年当立凌云志,报效祖国正当时》
《暴躁的妈妈 2023.10.20 周五 天气 晴》
《爱捉迷藏的小朋友》
《忙碌的早上》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