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前催促好几遍的情况下,儿子还是不为所动,由于孩子的性格偏向胆小一些,必须陪着他才能睡着,我说等妈妈忙完就陪你,怎么说也不听,没坚持住瞬间就火了,大声吼他:再不睡觉去门外面站着,离我远点!非常讨厌你!等他睡着又很自责,怎么能对孩子说出这么恶毒的话。记得看过一期记录片,让孩子和妈妈互相打分,如果满分是10分,问妈妈会给自己的孩子打几分,所有的妈妈不同程度的提出孩子的缺点,甚至是0分,反观孩子给妈妈打分,全是满分。所以当责怪孩子不听话,不会心疼父母的时候,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孩子绝对是那个最在意我们的人,孩子却很少得到爸爸妈妈正面的语言反馈,比如告诉他:“谢谢你这么在意我,妈妈好感动”“有你在我身边真好,妈妈好满足好幸福”。从前经常会抱怨孩子,“说他两句他就烦,动不动就跟我大喊大叫。”尤其大宝到高年级更严重,但是从来没想过孩子暴躁易怒的沟通模式是怎么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还真是这样。说了这么多,可能又会觉得,怎么说来说去都是父母的错,做父母太难了,难就难在要用自己未知的方式去养孩子,凭什么要父母改变,我想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我们这样的父母,我们也值得拥有这样的孩子。孩子:希望妈妈以后真正的改变一下自己,别只是说说而已,把你养好的同时也把自己好好重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