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学生”之所以在这方面或者那方面落后于集体。肯定有各种方面的原因。仅就从家庭、学校和个人谈一谈。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后进学生”的首要原因。要么溺爱,孩子习惯“我就是大王”;要么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了仇视一切“教育”;要么放任,“自由”中懒散,没有责任心。其次,家长行为不当,自己习惯不好,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生活平庸、言谈粗暴、热衷赌博......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当然,现在家庭离异,家庭氛围冰冷、夫妻吵架也会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情感失落、敏感、不善与人交往,性格孤僻也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了学校中的“后进学生”。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歧视、教学方法的失误和多次尝试的失败,使教育者失去对“后进学生”的信心。面对他们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的帮助,一直使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当然也有来自“后进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比如街头社交,沾染社会恶习;身体缺陷,导致学生成绩不佳;智力状况,致使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这些都是他们落后的原因。三方面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作为教育者,我们理应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考虑。注重对他们情感的倾斜,教师应该怀着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然;唤醒孩子向上的信心,点燃他们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善于利用集体健康舆论,把自己对某一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和帮助;对待“后进学生”教育讲究有效的方法,易于让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