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老师头痛的是如何转化后进学生,如何转化他们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李老师在文中分别分析了后进学生的家庭方面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以及个人方面的原因。也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法。
学生年龄特征以及经历很难让他们自己实现质的转变,此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代的家校共育就是良好的教育模式。只有和家长携手并进,一起助力孩子的成长才会迎来更多的教育曙光。脱离家庭教育的弊端之外,学校的教育更讲究系统的方法和技巧,但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以尊重爱护孩子为前提,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和鼓励,才会不断的激发后进学生转变的动力。其中就对后进学生产生的个人原因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后进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主要是思维缓慢,导致他们对所学资料的理解和应用等能力较差,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心理。非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意志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他们的差主要是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缺陷。
例如我班某同学父母离异一直和奶奶爸爸生活在一起,心理创伤较大,内向不爱说话,家人对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也不高,学习缺乏自觉性,本身数学就是一门需要多练习动脑的学科,基础不好,也不认真完成作业,遇到复杂一点的题直接放弃乱写一通。为了帮她提高一下只能先打开金口,获取她的信任才可以。首先夸夸她的画作,内心小小的波动了一番,再打电话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状态,紧接着让活泼富有爱心的孩子同桌,带动孩子一起创造愉悦的氛围,从突破简单的题目开始树立信心……慢慢的孩子开始在课下围着老师默不作声的来一个对视之后灿烂的微笑了,开始尽力好好练习了。因为基础障碍,学习上的问题还有很多,但至少她没放弃,在意自己的学习了,开始迎难而上尽力而为了。
其实有些问题也不知道怎么更好的解决,只是越来越意识到几个问题:就跟治病要从根上治起一样,后进学生形成的缘由是多面、简单和长期的,要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除根。对于他们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给他们制定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联合家长一起用心呵护帮助他们,真心真意巧妙合理的引导他们。让“后进”学生成为“黑金”学生,慢慢散发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