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休假在家,“陪伴”着两个宝贝。为什么打了引号呢?!因为我在反思,如果做父母之前我需要考试的话,会不会我会不一样,我会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烦躁。3岁的暖暖真的有点任性,你跟她讲话她会装听不见。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在刷牙,喊了她四遍刷牙,她没有回应,显然,我发火了,她哭了,我把她扔在了床上,嗯,力度稍微有点大。找她奶奶刷完牙,要跟着奶奶睡,可以,我就躺下了,过了一会她又来到了我的屋,带着害怕地哭声说要跟妈妈睡。
我平息了自己的心情,摸着她的脑袋跟她谈心。我说刚刚疼么,对不起,我不应该扔你,这样做不对,我以后不这样做了。但是你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么,妈妈叫了你四遍刷牙,你都没有回答,如果是你跟妈妈说话,让妈妈陪你玩,说了很多遍,妈妈也不说话,不回应,你会不会生气。
🙃她说,会。但是刚刚你扔我不对。
我说这样是不对,如果你现在不想刷牙,你可以说妈妈,可以等我五分钟么,或者说妈妈我不想刷牙都可以。这样才是尊重。
🙃她说妈妈等三分钟可以么。然后跟我说了一些学校里的故事。
我说可以啊,以后我们定个规矩吧,奖罚制度,今天是不是你去理发表现的很棒,得到了阿姨奶奶们和妈妈的表扬,口头表扬也算一种奖励,因为你得到了别人的表扬你会开心对么。还有一种奖励就是实物,买你想买的东西。
🙃她说,妈妈你奖励过我了,给我买了奶和烤馒头。
嗯也算是哦。如果以后犯错了,类似今天妈妈叫你很多遍,你都不回应的时候,妈妈就要让你去罚站了,每次五分钟,自己看着表,罚站结束之后过来跟妈妈说哪里错了。
🙃她说好的妈妈。
妈妈刚才扔了你一下,刚刚错了,你可以选择扔回来。
🙃她说我也抱不动你啊。我说我可以帮你。嗯,然后她扔回来了,抱着我安心的睡了。
学会认错不止是针对孩子,还有身为父母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