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二十多年,我又翻看了一下以前学的一篇文章,作者程乃珊写的《吾家有女初长成》,文中写到作者从一开始因为女儿没有长成作者希望的样子而对女儿的失望,再到后来女儿长大后变得读书广泛,弹的一首好钢琴,和作者成为朋友等等变化。让我不禁有所感想。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让她去学习画画,她倒是也听话去学,但只限于学校,她回到家从来没有自己再画过。我那时候总是叨叨她,学了画画也不回家再画画巩固一下,她总也不听。说的多了,人家也没个回应,我也就不管了,学不学的我只管提供经济后盾,暑假没什么事,她愿意去,我就给她报名。不知不觉也学了三个暑假的漫画,我发现了她的变化:每次老师布置的手抄报她都要找那些图画丰富多彩的,她想好好表现自己。平时看到有趣的漫画图她都要接着画出来……我不去干预她的时候她反而喜欢上了画画。
昨天晚上她又画了几个小卡通,确实也不错。原来孩子心底里喜欢真的可以付诸行动,不用我唠唠叨叨。借用作者的话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何要像做盆景般来设计你子女的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