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级都有令人头痛的学生吧,他们就是所谓的后进生。或是调皮捣蛋、或是经常违反纪律、要么不爱学习开小差聊闲谈、要么上课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发出古怪的声音;我们班当然不缺,一度想把他们安排在小角落,任他们“自生自灭”。本周共读的内容,引起我深刻的反思,我的思想十分不妥,觉悟低下。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灵魂,用真诚去点燃每一盏灯。我们班的宋同学,因为个子高大,只能安排在最后一排,我对他可谓是爱恨交加。他会主动帮助我分发牛奶,擦黑板等一些班级事务;也会在上课的时候,晃桌子发出刺耳的噪音,或者抱着桌子挤前边的同学,要不就是跟弱小的小男生嬉笑打闹,引来无数告状声……后来与他妈妈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观察细微,语言表达丰富。看到别的同学因为写字规范等优秀表现得到喜报时,也会心生羡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最终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我们约定,五个聪明点兑换一张喜报,行为习惯有所进步时,得到一个聪明点,违反纪律则收回。第二天,宋同学果然收敛了很多,也集了一个聪明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天赋和花期各不相同。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后进生。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后进生多倾注一点爱心、多奉献一片诚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美好、都得到爱心的呵护,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