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11.1随记63《次第花开》摘录
颖姑娘

《珍宝人生》第二章

安乐

一、 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如果你试着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多变而易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但走近一看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尽管如此,天空还是经常出现浮云。在我们心性的天空中,情绪的浮云聚成云团构成我们的心境,快乐满足的情绪多,心境就安乐。

图像

二、什么是快乐呢?

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12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在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满快乐,口渴的时候喝上水就会感到快乐;肚子饿了吃东西就会快乐;上了一天班疲惫不堪,回家的地铁上意外的坐到一个座位你会快乐;闷热的夏夜里一丝凉风、烈日下路旁的一片树荫,会令你快乐;甚至最平常的呼吸也会给你带来快乐… …

静坐的一个入门法则就是观察自己的呼吸,心静下来就会体验到每一次气息的吐纳,都充盈着喜悦的能量。

由此看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觉察不到它们,要么因为这个快乐转瞬即逝,来不及充分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像观察自己脸上的斑点皱纹那样去了解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如果人们不是把快乐一味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界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图像

三、痛苦来自哪里呢?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

人们相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想法,这是我的房子,我的朋友,可实际上这只是由于不了解自己而造成的误解。

每天早上你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人是你吗?可是生物课上老师告诉你,人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也就是说一直在变化,组成你身体的细胞不断的死亡再生,也许你觉得一定范围内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维持一个度,你就还是你,可是拿出你三岁时的照片看看你还会坚持认为在自己身上存在这么一个度吗?之所以你还从三岁照片中找到你的影子,是因为你不是孤立的,在你与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还能找到昔日的痕迹,这种联系这种相对身份便是他人识别我们以及我们识别自己的依据,世上没有凭空来去的人。了解了这种相对性,我们就会意识到耗费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感到很不快乐。图像

四、安住在自己的内心,安住在负面情绪中,一切烦恼都会过去。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机会安静下来好好了解一下自己,此时此刻自己感觉如何呢?是饱还是饿,是冷还是热,是疲倦还是精力充沛?是安静还是躁动听上去。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立刻答上来。《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在这种了了分明的觉察中,很多烦恼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同样当自己被愤怒,嫉妒,恐惧,烦躁等情感困扰时,注意观察,对自己说没有什么大不了,会好起来的。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去压制他。

五、训练我们的菩提心。

我们追求幸福、快乐、不享受伤害,我们被人误解会,感到委屈,我们希望受关注、受体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扩展开来,芸芸众生都有这些相同的希冀渴望。熙熙攘攘的街头,迎面走来的男人,女人穷人富人,你喜欢的,你不喜欢的人,他们都和你一样希望幸福安乐,虽然他们追求幸福的手段也许很笨拙,这样的想法使我们很自然的升起同情,宽容之心。焦虑,愤怒,妒忌,恐惧,疾病等等,都让我们痛苦,这是我们想还有很多重生和我一样在受苦,为了他们为了自己,我一定要学会摆脱痛苦的方法。寂天菩萨说,我们生起菩提心,就像是乞丐在垃圾堆里找到稀世珍宝,他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喜悦,满足我们所有的希求。

六、 正确的对待自己就能够获得快乐。

不快乐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或是溺爱放纵 或是自责苛求,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外表,才智,地位, 财富,受用,好了还想更好,一生的精力都用在追求更好上。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中这个世界称为婆娑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这个缺憾的世界里追求完美,会有结果吗?永无止境的追逐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追求生活的富足安逸而苦恼,或者忙得忘记去生活大有人在,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法王如意宝曾说,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舍弃今生,但也不要太贪心,世间人追求的富贵同时也是负累。

七、对周围世界的执着。

世间万物时刻处于变化中,而我们本能的想追求安全感,确定性,这就意味着生活往往不会顺我们的心。人们常感叹人生失意,事实上那些挫败感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对无常的体验。如果你承认无常是生命的规律并接受他,你就会放松下来,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不称心如意没有安全感 ,你会懂得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斤斤计较于得失亦是无所谓的。

有的时候我们要感谢无常,因为他我们不会一直痛苦下去,我们董事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就像现在,在苦恼鱼吃了无数节之后,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佛法来寻找安乐。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89315
推荐日记
《感悟》
《上学的困惑》
《日记第64篇 额外的惊喜》
《以爱的名义成长》
《2023 11 1 第21篇 自律的重要性》
《亲子日记第225篇》
《父亲母亲》
《十月再见》
《妈妈改变的第二天》
《作业条》
《2023.10.31 周二 晴 (457)》
《好好说话》
《忙碌的周六》
《家长开放日小记》
《有惊无险(第421篇)》
《亲子日记65篇 随笔》
《 柿柿如意》
《2023.10.31 星期二 天气晴》
《(576)2023.10.30 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亲子日记282——准备好迈向十一月了吗》
《平和平和一定要平和》
《七年级一班钟梦佳》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023.11.1随记63《次第花开》摘录》
《今天发校服》
《10月29日~亲子日记第614篇》
《随记》
《家长开放日》
《《爱心与教育》8》
《美好的夜晚》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