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晴
孩子今天回家说,10月31日学校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他报了三个项目:男子800米, 男子跳高和男子4X100米接力赛。接着急切地找我要手机,搜索查看跳高的示范视频。其实孩子一说报了跳高,我下意识地就睁大了眼,疑惑孩子为什么会报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跳高项目。还没等我想出所以然来,看完视频的小余就有些失落地嘟喃:“跳高看来并不简单,和我想象中的并不是一回事,我都没这样跳过。”我觉得应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填报跳高:“是啊,跳高并不容易,你为什么会选择跳高呢?”话音刚落,我就觉得自己如此发问的火候大了,应该用文火——委婉一些。只见小余略显无奈的回答:“当时跳远已经报满了,每个项目2个名额,我就选了跳高,想着难得有运动会,多参加一些项目比较好。”我感到很欣慰,孩子想着积极参与,这个出发点是对的,只是缺乏对跳高这一项目的了解,所以轻率地选择了它。
为了让孩子懂得迎难而上,同时也照顾孩子因心里没底儿而感到无助的焦虑情绪,我告诉孩子,我刚才已问过班主任孙老师,名单已报送给学校,改换不了其他项目,如果实在不愿意可以弃权不参加。小余犹豫不决地说:“我再考虑一下吧。 ”
晚上九点多,老余下班刚走进家门,小余就开始和老余讲述运动会填报项目的事。老余也是下意识地回应道:“哦,跳高?跳高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对80后的我们来说,小时候虽然条件比较落后,但是学校体育课上也开展“跳马”“跳高”此类项目的训练,亲身经历过,多少有点经验,而现在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没有接触此类训练,所以他们茫然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的。
都说爸爸的陪伴是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进取,这话一点不假。老余坐下休息时,忙把一旁的小余拉过来,“这个其实也不难,周末抽空练一练,重在参与。”老余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机视频,给孩子讲述并分解示范视频里的动作。经老余一番分析后,小余似乎领悟到了动作要领。 还跃跃欲试,想模拟一下动作要点。老余起身作示范,小余颇感兴趣地跟着抬腿跨跳,试练了三五回之后,小余重拾信心地说:“周末到户外空旷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当杆,我试试能跳多高。”
看着孩子终于放下顾虑,敢于接受挑战,敢于表现自己,我心想,孩子并非不想参加,而是因跳高的未知因素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获得实际应付挑战的能力,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去感受技巧与力量地配合,并在反复的试验中学会冷静观察和用心思考,学会积极应对和坚持不懈,一次比一次进步。
所以,重在培养孩子面对新挑战时的勇气和进取心,不要在意后果,就算失败了,又不会怎么样!越挫越勇,下次再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经历过挫折,积攒经验,才会找到通往成功的方法和能力。
(小余妈妈的日记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