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癸卯兔年九月十八,天气晴朗
时下正是盛秋,亦是菊的天下。上周五在一所医院的文化墙上,搜寻到了一组菊文化,题目是:廉心药语菊花。
——明辨是非守清廉
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辛、甘、苦
归经:归肝、肺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廉心药语、廉洁寓意。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之一,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重要载体。如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高启的“不畏风霜而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用菊花象征高风亮节,高尚的人格,正人君子,还象征长寿、健康。菊花具有散风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寓意为驱散身体风热之邪,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受各种诱惑,守住清廉。
这一段是文化墙一角,专讲菊花。是的,菊花凌霜盛开,西风不落,一身傲骨,有高尚坚强的情操,坚贞不屈地品格,自古就是人们心中的四君子之一。它不仅是中国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
历代人物,有文化的、没文化的,都喜欢赋诗来言志、抒情。易安的那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来脍炙人口,欲罢不能。而且关于这首词,词人和丈夫赵明诚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
还有近现在主席的那首《采桑子.重阳》,中有:“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里的黄花就是指菊花。在江天寥廊秋风劲的时节,因菊花是主调,才不似春光却胜春光,而且比春光美上百倍👍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没多少文化,但他的那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初读好笑,再读汗颜,浅显里透着一股霸气,不愧是皇帝手笔,让人深思🙏
还有笔者自己,也学文人墨客来舞弄笔墨。2018年拙作一首《小园拾趣》,一直封在自己的空间,今天拿来一晒,请勿见笑!
小园拾趣:
霜降一雨略凄凉,
少有红颜弄清芳。
落英缤纷无新意,
入眼那圃菊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