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意识的了解仅仅是冰山一角,藏在深海中的潜意识,才是真正影响我们心态和情绪的关键。
人的心理可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欲望,遵循快乐原则,是每个人最原始的动物本能;
自我代表理智,遵循现实原则,负责处理生活中的各项事务;
超我代表目标,评判自我的种种行为,是每个人最想成为的那个“我”。
①感到自卑,是因为自我和超我关系紧张。
习惯否定自我的人,心目中往往存在一个理想状态的超我。
超我越完美,人就越厌恶真实的自我,最终一步步陷进自我批判的泥潭。而想要摆脱自卑的束缚,就必须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我。
摘下超我的光环,接纳真实的自我,你会激发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
②陷入焦虑,是因为超我对自我要求太高。
对超我的要求很高,自我的控制能力有限,克服不了本我的阻碍,三者相互拉扯,感到焦虑与沮丧。
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焦虑便会乘虚而入。
焦虑并非来源于外界的事物,而是因为自视过高。
学会降低要求,适当放过自己。允许自己放慢脚步,接受偶尔的力不从心。
③习惯拖延,是因为自我控制不了本我。
自我靠有限的意志力驱使,本我却一心追逐无尽的欲望。
自我屈服于本我,就会被及时行乐的欲望吞噬掉所有斗志。
④困于过往,是因为自我不肯接纳本我。
不愿接纳本我的脆弱,就走不出负面情绪的牢笼,只能不停在原地兜圈子。(强迫性重复)
诚实面对本我的感受,尽情释放所有的负面情绪。直面过去的创伤,打开潜意识的通道,我们就能腾出空间,接纳更好的未来。
不沉溺于本能欲望,不过度地苛求完美,也不迷失于无关紧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