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我和万同的故事》,一时间久久不能平静,回过头来心中又是感慨万千。这样的故事放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下,放在如今所处的学校内,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也难以完全复制、照搬,但是其中蕴含了巨大的教育价值,让我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我们的一些同学身上也有万同的影子,家庭情况复杂,有一些痞气,反复犯错,学科基础薄弱等等,只是还没有万同那么极端而已。因此,对于这样的后进生转化,李镇西老师的相关做法非常有借鉴意义。
当我一口气读完时,我不仅感慨万同同学的变化之巨大,更加敬佩李老师的耐心与坚持,万同的情况如此反复,多次犯错、违纪,李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万同,对于李老师的做法,故事中的英语老师等也提出了质疑,这很正常,连作为读者的我也不禁要开始质疑,这样的做法真的有用吗?坚持下去真的可行吗?但是李老师似乎心中从没有这样的疑问,他坚定不移地以各种方式去帮助万同。我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李老师如此地坚持?我想是李老师身上的爱心,是李老师真真切切地将自己与万同放在一起。由于现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压力,我们越来越将教师当作是一份职业,做的好便好,若是尽力之后不行也就便罢。但是,育人是多么复杂、长久的一份事业,有的时候碰到万同这样的情况,甚至连尽力都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全神贯注,具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在我任教的班级,也有这样的一位同学,开始时我也总想帮助他,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我看到他已经尤为头痛,甚至想放任自流。
回顾李镇西老师的故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又要如何去做呢?一时间我无法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但是李老师身上的一些特点值得我学习。他总是首先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即使顽劣如万同也将李老师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如何成为学生的朋友,就是平等相处。始终为他们着想,即使心灵如磐石也总能感到一丝温暖与善意。另外,李老师在进行一次教育工作之前总是进行总结与分析,当万同的违纪情况再次出现反复时(利用纠察队的职权进行“耀武扬威、打击报复”),李老师现时分析了万同再次违纪的原因,在对比和推理中得到原因,正是由于缺少集体舆论的监督,万同才容易再次犯错。当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继续深入思考,将这些经验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