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学习记录
羽涵妈妈

2023年11月5日小雨星期日亲子日记第1803篇六年级九班孙羽涵妈妈诵读父母规第1566天




沟通是家长和孩子间相互了解、增进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亲子间若出现了沟通障碍,或者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问

题,那孩子可能会变得喜欢“闹别扭”“跟父母唱反调”或“大发脾气”等等,家长们若不重视沟通问题,将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沟通方式和内容并不适合孩子,家长们切勿陷入沟通误区。


多说教,少倾听

许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时间一久,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压抑住。


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

有些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

果是家长说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孩子就渐渐地失去了和家长交流的欲望。


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者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会很难对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不懂把握时机

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到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

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产。抗拒和不满。漠视孩子的自尊。家长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二是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欲望。


盲目比较

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个阴影——“别人家的孩子”,几乎都听过父母抱怨“你要是像某某就好了”“你看看你们班的谁谁”“你有人家一半就好了”……这样盲目的比较,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或更加“我行我素”。


认为说话是沟通的唯一方法在日常交流当中,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认为多沟通就意味着和孩子多说话。说话确实是和孩子沟通的一种最常见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法。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有时说话的语调、家长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反而是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95622
推荐日记
《读书记笔记》
《写给甜甜》
《坚持就有收获》
《随手记》
《秋雨》
《日记一篇》
《全家总动员》
《1077》
《随记》
《随记》
《1076》
《爱心与教育8》
《学习记录》
《亲子日记90+1》
《扫落叶》
《亲子日记(252)2023.11.5 天气:雨☔️》
《孩子的变化》
《1075》
《下象棋》
《孩子近期的状态》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大风》
《帮奶奶蒸馒头》
《懒懒的小孩儿》
《小聪明,耍不的》
《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随笔(46)》
《2023年11月5日》
《亲子日记第七天》
《亲子日记》
《孩子加油。》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