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7
最近几天在看一本书《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发现里面很多都是自己的语言模式。错误的模式。内心是对孩子的爱,嘴上却是不饶人的刀。句句扎心!
所以我们的孩子才会变成今天这样,让我看着头疼。反正就是不按你想的去做,做出来的都是你不想看到的。就是孩子对我无声的反抗。
我在努力的调整自己的语言模式,又发现对我而言有点难。
比如说弟弟在写作业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就会问我。而我不想告诉他。我说
“你可以先自己思考啊,
你可以问一下新华老师啊。
你仔细再读一遍题啊。”
我给的都是建议,其实孩子们心里都知道自己该怎么样做。只是用了最简单,直接,快速,省劲的方式。如果我们工作中有这样的方式肯定也是一样的。
我试着用书里的技巧:
1. 哦,这字你不会啊。
2. 是有点难度,我也不记得了呢。
3. 咋办呢?
我预想弟弟会自己说出解决办法,但是更多的是。他会生气说“你肯定知道,你就是不想告诉我。你就不能告诉我吗?”
我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反反复复浪费太多沟通的时间了。当我发现时间就这样溜走了,我们俩在那里内耗。我特别生气,不想做无谓的争论。只好拿着书走人到自己房间里看。真的不能陪写作业。太考验妈妈的情绪控制能力了。
哥哥也是,他每天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读漫画,读少年报上。每次他都是用作业在打掩护。我进门他赶紧把报纸藏在作业下面。明明两个小时可以搞定的作业非要搞四个小时。
我说
“妈妈看到在看报纸。”
“看看报纸挺好的,不过妈妈还是挺担心等会太晚写作业,搞得你休息不好。”
哥哥比较照顾我的感受,收起来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就像大人看手机一样,忍不住。
我知道他在作业方面没有得到成就感。而看漫画和报纸就很愉悦。
可是如何能让他在作业上找到愉悦是要花费点心思的。尤其是这么大的孩子,单纯的夸奖不太管用。
我还是很苦恼。
想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归根到底还是要学会接纳孩子,发自内心的去爱孩子。是孩子需要的那种爱而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爱。
可是就这样简单的事情,一个母亲居然做起来很难。说起来有点可笑,也挺可悲。因为从小在这样的语言坏境下长大,已经潜移默化成我们的潜意识语言。想改变确实不易。只能天天训练自己,给自己鼓励。当我们也在这方面有了成就感,愉悦感后才能慢慢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语言。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