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3.11.10-第247篇-让自己在舒适区边缘学习
辰阳妈妈-2019级9班

今天读《认知觉醒》这本书,了解到一个概念:“舒适区边缘”,如获至宝,感觉一下子通透了很多。


何谓舒适区边缘呢?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一拉伸区(舒适区边缘)一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图像


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如果我们学会在舒适区边缘努力,那么收获的效果和信心就会完全不同。


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人,快速提升自己,因为在拉舒适区边缘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最快,很容易产生心流。可见,学习虽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在合适的区域内,我们依旧可以体验到轻松和有趣,如果你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无趣,那应该是感觉不对一要么在困难区煎熬,要么在舒适区打转。


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就应该花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花些时间探寻孩子的拉伸区,然后指导他们在舒适区边缘努力,而不是看到孩子考不好就一味冲着他们发脾气,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对标优等生,给孩子加学习量、加难度,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在舒适区边缘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因此,跳出舒适区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发现和收集那些要点,也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比如练习弹钢琴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只练出错最多的地方;比如背单词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看完之后合上书进行自我测试,把出错的单词找出来,然后不停地重复记这些出错的单词,直到全部掌握。目标清晰了之后,“极度专注”也就自然能做到了,然后通过自我测试、反思、错题本这些方式获得反馈,这样做能不断优化自己关注的要点和小目标。


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02588
推荐日记
《2023.11.2 星期四》
《美术课,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晴》
《教育是……》
《亲子日记62》
《成长日记》
《2023年11月10日》
《11月10日 星期五 晴有风》
《宝贝你真棒》
《亲子日记》
《日志22 周五的晚上》
《随记》
《日记 亲子日记139》
《二十七篇》
《美术课》
《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晴》
《这条路,走对了》
《2023年11月4日 天气晴 星期六》
《成长日记第70篇》
《做姓名贴》
《爱你们我的宝们》
《姐弟情深》
《亲子日记22天》
《《爱心与教育》体会9——对“优生”的思考》
《口述日记202311.10》
《389—————《被扣分的感受》》
《梦想》
《2023年11月10日》
《敬业与乐业》
《11.10》
《亲子记录701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