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相处过程是为了读懂孩子,父母在哺乳期能听懂孩子的哭声,是日后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
现在社会环境很复杂,父母发现养孩子越来越难了,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很多父母很焦虑,孩子一出现问题就赶紧找专家,可是任何专家都有一个问题不能替你解决,那就是你的孩子,是不是你自己天天在照顾,抚养和陪伴?
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基础,因为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随着孩子的成长,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又加入了陪伴的过程,于是有些孩子最早学会的最熟悉的话语竟然是广告词。最喜欢的人物是电视里的某些形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产生影响的人和他认同的对象出现不确定,导致他会出现与父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父母就发现孩子与自己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养育孩子并非天天在说教,也并非事事在照顾,陪伴也是一种养育,这需要的是一种过程,亲子关系是需要用时间培养的,细心照顾,耐心陪伴,慧心观察。这是读懂孩子的前提。养育孩子,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结果,常常忽略或想跳过繁琐的磨人的过程。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长大了都一样,这只是注重结果。随着孩子年龄渐长,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孩子与自己心里的距离在哪里,以至于难以理解孩子的各种叛逆,这就是养育过程中缺乏陪伴的结果。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民间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种“知”就是一种质的飞跃,是另一种成熟。因为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会遇到以前从未遇过的问题。或是在学校学习时,老师没有讲过答案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的出现正是父母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是学习和扩充人生知识的过程。
有些问题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现象,父母应该抓大放小可是这些焦虑的父母,一不看书,二不学习,事事都要问别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天职,也是父母的天性,只要去经历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世上没有千人一面的教育方法,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因人而异。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不要太着急,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开动脑筋,用智慧育儿。放下手机,放下利益之心。用心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