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温度9度
一个人首先应关注的,只有自己。若是父母自己内核不稳,学习再多的育儿知识也是白搭。父母的暴力行为有很多种,肢体意义上的体罚不过是最直接的。间接的还有口头语言、情绪语言、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只要大人不开心,就迫使家庭、孩子笼罩在压抑、难过的环境中。父母自己被负能量困住,就强行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的感觉,比被打骂又能好到哪里去?
美国教育部的一个研究表明,负面的语言和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国外对此有过专门的研究,说是人脑的发育状态,特别是情绪这一块,主要取决于家庭氛围。爸爸妈妈天天在家里说说笑笑,看书打闹,围坐在一起吃肉跳舞看电影。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感受到的是环境的“高度协作性,高度激励性”,状态会异常地好。
如果孩子一直在这样阳光且情绪高涨的家庭中长大,压力就会非常“弱”,哪怕置身于高压环境下也会镇定自若。相反,如果自身力量被耗尽10000次,他就会彻底“放弃”自我。用一句红遍全网的育儿鸡汤总结就是:孩子的能量一旦被过度吸取,就再也无法焕发出该有的生命力。正所谓:常常是看不见的东西,在决定着看得见的人生。所以,别太关注孩子了,去爱自己,治愈自己,进而做孩子的能量场,而不是吸食孩子的能量。
我在努力做好做对,做孩子的能量场。
莒南第一小学 何坤城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