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为人父人母,也是曾经被父母管大的孩子,父母管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今日读到这样一句话:“父母一直管孩子,或者一直放任孩子,是在走极端。”
有句耳熟的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父母就是操心的命,孩子的点点滴滴,都要管一管。最好是孩子在家里,没有大人跟随,哪里都别去。也有一些父母,尝试着带孩子外出,做一些户外活动。但是孩子在地上打滚、捉泥鳅、用体育器材,父母马上就上前阻止。若是弄脏了衣服,父母还会责备,不允许有下一次。还有一些父母,误解了放养的意思,变成了放任孩子的一切。也就是说,什么都依着孩子,而不指出错误,纠正言行举止。导致孩子在社会上,有恃无恐。
医学博士斯图尔特·布朗用42年时间,跟踪采访了6000人,得出一个结果:一直在家的孩子,长大后更难适应新的环境;而那些经常在户外畅玩的孩子,无论社交能力、抗压能力,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道理很好懂,但是做起来很难,父母的爱的尺度,真的不好把握。有一段时间,“四川母亲藏起高考女儿身份证”的话题,受到了大家的热议。
四川南充考生小王要高考,发现身份证不见了,不得不向民警求助。当小王拿着临时身份证去参考后,民警在其母亲那里找到了身份证。母亲说:“舍不得孩子离家读书。”有网友议论:“有可能在高考成绩出来后,选择学校时,再上一次新闻。”逼着孩子选择“父母喜欢的专业”,这样的情况就更常见了。孩子在流泪,父母却视而不见。
父母的爱,变成了“闭环管理”,也不管孩子是否同意,这样的爱着实令人害怕,值得我们思考,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