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2125天
孔秀丽18254634189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第(2125)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28天

        周二的早上竟然不算太冷,不管是在路上骑行,还是在学校门口待着转发日记,都是能够呆得住的温度,一天的美好就从不太冷的早上开始吧。

        今天好像特别幸运,学到的东西特别多!直接缩减我的流水账,记录人家文章里的精彩吧:

01抓习惯:好习惯决定好成绩

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

习惯就是孩子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基,要想建起高楼大厦,好的学习习惯必不可少。

有研究表示:

即使是学霸,在计划上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烦扰,他们会面临着外界的诱惑和学习的艰难抉择,保证他们高效运转获得优异成绩的,不是自控力,而是好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在这个阶段,比起成绩,更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家长要趁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复习、预习、专注、规划、总结……

好的学习习惯或许不能让孩子一飞冲天,但是却能成为孩子学习路上不竭的动力,孩子越往后学,压力越大,课业越繁重,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谁的习惯好,毅力强。

对于孩子而言,即使他现在成绩平平,但有良好习惯,将来仍是潜力巨大。

有能力的孩子飞得高,而有好习惯的孩子才能飞得远。

02抓阅读:优秀的孩子离不开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其实课本和课堂上能学的知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到:“学习上的得益,百分之三十来自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如果这个时期把主要精力全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只会“饿死”孩子的天赋聪明。

只有让孩子从小博览群书,打下强大的阅读基础,才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孩子的阅读量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所以趁着还小、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这是孩子阅读的黄金时期。

03抓自律:自律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小学阶段,家长最常抱怨的就是孩子学习不自觉,总是需要大人督促,稍微放松一下孩子就想着玩了。

这是正常的,贪玩、偷懒、畏难,这都是孩子的天性。

那家长就只能这样认命的跟在孩子身后挥鞭子了吗?

当然不是,从来都没有天生自律的孩子,但是却有培养孩子自律的家长。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律,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自律,只要让自律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才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

想要培养孩子自律,就要给孩子创造相对自由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去管理、去安排,而不是像监工一样,时时盯着,处处管着。

只有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才是孩子自律的开始。

当然,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家长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才能真正实现放手。

而自律的孩子,所积蓄的力量,也许当时并不突出,但肯定会在将来某一刻,生根发芽。

04抓家务:教育不是只局限在课本中

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英国分别是0.6、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仅劳动12分钟。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花时间在家务上,更希望孩子能利用这些时间多做几道题,还有一些家长舍不得孩子做家务,于是处处包办。

可实际上,做不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是深远。

中国学者对影响孩子学习习惯的因素进行研究时也发现,孩子的责任心、谨慎性、自控力等品质对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能起到重要的影响。

而这些品质,都可以在家务劳动中获得,所以让孩子节省做家务的时间去学习,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至于不舍得孩子做家务,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终究要独自走向世界,不会做家务的孩子离开家长生活只会一团糟。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本中,日常生活里的家务锻炼才是更应该被提上提成日程的教材。

05抓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王开东老师曾说过:

我很少用差生这个字眼。在我眼里,这个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参差百态,正是幸福之本源。

但你必须有自己的特长,至少要有自己的爱好。没有爱好的孩子,可能才是真正的差生。

但是大多数孩子对家长说出了自己的爱好后,只能得到一句:“你把这心思多用在学习上!”

这一句话可以瞬间浇灭了孩子们的热情,让孩子失去分享的欲望。

坦白来讲,孩子很多自己发现的兴趣爱好确实对学习没什么用处。

例如纪录片《小小少年》里这位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小男孩殷然,喜欢昆虫能让他考高分吗?不能。

但殷然妈妈有段话说得特别好:

你要问喜欢昆虫到底有没有用,一个虫子有几只腿、头上有没有触角会不会对他的人生有影响,我只觉得他喜欢虫子那种快乐的感觉会留在他的心里,这就是无形的作用。

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让孩子专注学业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有一两个兴趣爱好给日常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小学阶段是孩子真正学习阶段的开始,在孩子的成长中很重要,一二年级作为基础的基础,更是重要。

孩子处于这个阶段的家长,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该抓的重点,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之下,比起孩子的成绩,更应该培养那些有利于孩子长期发展的特质,这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

希望家长能明白:教育,不是为成绩服务的,而是为孩子本身服务的。

        下面这部分文字是另外一篇文章里的内容,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有学习,还要有各方面的一起成长!看看人家专业人士怎么讲的,我们也从中吸取自己能够理解的,遇到合适的机会让孩子们去尝试,人嘛,谁都是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的:

        孩子就像是一棵树,小时候多管理、多修剪才不至于长歪。

如果疏于管理,或者不忍心修剪,那么孩子迟早会出大问题。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惯的。

康熙帝政绩斐然,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成功。

小编摘选康熙家训中的八条,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1 承认错误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译文:人生在世,谁能不犯错呢?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我就不这样,我总是主动认错。

儒风君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大人会犯错,小孩子更容易犯错。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认错改错的习惯。

这样孩子才能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如果一味苛责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恐惧错误,不敢承担责任,更不愿面对错误。

想要管好孩子,一定不能太过强势,要慢慢引导孩子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有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 学会自律

训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译文:别太贪恋口腹之欲,注意起居,不要贪睡,这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儒风君说: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言听计从,而是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学着自己去规矩自己,不要吃太多,不要睡懒觉。

我们终有老去的一天,不可能天天跟着他们。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才能让他们以后的日子过得舒服。

3 内心善良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译文:人生一世,内心应该充盈着欢喜安详,人的心里美好,自然产生善念,心中忿怒,自然产生恶念,

所以古人说,善良的念头一发出,人就会有福气;恶的念头一产生,就会有厄运。

儒风君说:

孩子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善良。

成功和天分有关,和能力有关,和机遇有关。

这些无法强求,但是善良确实孩子可以自己坚守的。

一切福田,不离心地。

求神拜佛,不如保持善良,善良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

4 懂得敬畏

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圣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不欺暗室。”所谓暗室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之地。夫私居独处,则人不及见;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战战栗栗,兢兢业业,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斯诚不愧于屋漏,而为正人也夫!

译文:儒家经典常常提到慎独是成为圣人的第一修养,后人把它解释成不欺暗室,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和内心的隐秘之处,都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儒风君说: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一个人有敬畏之心,就会守护内心的原则。

不会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不会放任自己的贪欲。

如果孩子从小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半分敬畏,迟早会惹出祸事。

 5 保持谦逊

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

译文:我从不轻视人,说谁无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闻,我常对大臣们说,你们只要知道的,就不妨告诉我,只要是合理的,我一定嘉奖采纳。

儒风君说:

人生大病,只一“傲”字。

一个人太过骄傲,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那就离祸患不远了。

从小开始,教导孩子谦虚待人。

慢慢克服内心的骄傲,遇到事情,不得意,不张狂。

谦逊谨慎,如此,人生才能顺遂成长。

 6 内心镇定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译文:没事的时候,要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有事的时候,要泰然自若,不要过度紧张,一切正常处理就好。

胆大心细,心中谨慎,行事风格却要大胆凌厉。这才是做事的方法。

儒风君说:

王阳明曾说:此心不动,万事从容。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克制住内心的慌乱和波动。

克制住情绪,才不至于乱了手脚。

从小要引导孩子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心态。

细心谨慎,遇事不乱,才能慢慢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人。

7 谨慎细致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

译文: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耐心细致,才能不留祸患。

儒风君说:

粗心大意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一些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却因为粗心而搞砸。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小的细节一定要多留意,养成专心和检查的习惯。

人生的路很长,不要因为一些细节而白白失去人生的重要机会。

更不要因为麻痹大意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做事稳重的孩子,人缘更好,也更让人信任,人生之路也更好走一些。

 8 吃苦是福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矣。

译文:

人性本身好逸恶劳,而实际上,只有在劳动之余,一个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安逸;如果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那么他感受到的不是安逸,而是无聊。

一直无所事事,意味着他们将来也没法吃苦耐劳,做出什么大事了。

《易经》上说:“天道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所以,圣人把辛劳作为福分,安逸当成祸患。儒风君说:

现在家长都习惯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把最好的条件都给孩子。

一点活不让孩子碰,一点苦不让孩子吃。

总是捧着惯着,只能养出好逸恶劳的败家子。

让孩子小时候多吃点苦,不是什么坏事。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亲自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学会勤奋和努力。

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还能磨炼心智,让孩子真正成人。

这才是家长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学无定法,不管是学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路上,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学习!可能我不是优秀的,但是我要做到自己是积极努力的[加油]加油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08522
推荐日记
《2023.11.15》
《136国旗下讲话》
《宝贝我们一起加油》
《亲子日记第242篇:可怜》
《2023年11月14日星期三天气晴》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艺诺数学第一个100分》
《五》
《2023年11月12日星期天晴天》
《亲子日记第一篇,关于反思》
《(亲子日记0180篇)我没能忍住的火气今晚爆发了》
《画画》
《陪伴,笔1184天》
《期中考试》
《筑梦科技 强国有我——马站镇第二小学赴青州人工智能体验中心研学旅行纪实 56篇》
《亲子日记257 接到研学通知》
《陪你成长》
《奖励一下》
《《病毒侵袭》》
《【82】2023.11.14积极的小孩》
《什么是无条件接纳》
《11月15日》
《翊涵妈妈亲子日记第六天:准备秋游食物》
《教育日记1057 幸福的生活 2023年11月14日》
《亲子日记634篇》
《迟到的手工》
《第1331篇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晴》
《2023.11.15》
《亲子日记第194天10月1日》
《2023年11月13日亲子日记第156篇 天气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