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做孩子成长的领路人
羽涵妈妈

2023年11月15日多云星期三亲子日记第1814篇六年级九班孙羽涵妈妈诵读父母规第1576天

孩子们心心念念的校服终于发下来了,可儿开心地和我分享班级同学领校服有趣的事情。

每天上学我都会让她开开心心地进校门,心情好学习才会有动力。晚上放学她也会开心地和我分享一天的快乐,每一天都是愉快开心的多好。我们和孩子是最亲的人,何必要弄得剑拔弩张呢!

家长朋友们,您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也曾被自己糟糕的情绪弄得精疲力尽,又伤害了孩子呢?

网上有一篇署名桃子妈的育儿文章,她名牌大学毕业,自诩教育孩子有一套,儿子

从小到大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孩子14岁时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 这位妈妈说,儿子4岁刚上幼儿园时,曾被自己棍棒教育,不情愿地上各种兴趣班,7岁,她为儿子择校全区最好的小学,为了让儿子有危机感,更加优秀,妈妈经常和邻居孩子比较、数落他,儿子越来越闷,经常待在房间不出来。

12岁时,儿子如妈妈所愿考进重点中学,假期里妈妈工作都不要了,请假“全职陪护”,严格控制时间,最终儿子在初中第一次考试中名列年级第一,在欣喜若狂之余,妈妈索性辞职专门监督各类学习计划实施,直到学校老师打来电话,最终孩子轻生未遂,心理医生一语道破原因,妈妈才顿悟: 原来,摧毁孩子的正是自己的过度期待和异常焦虑等情绪,导致孩子陷入自我否定和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听了桃子妈的经历,大家是否也后背发凉、头冒冷汗?其实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坑爹坑妈”的娃,也不乏“坑娃”的爹和妈 ! 而有些孩子被父母所“坑”,更多的是囿于父母的认知局限和其内在的容量不足。

说起容量,相信大家脑海中会立刻跳出很多具体形象的容器,比如,玻璃瓶子,塑料桶,瓷碗碟、金属油罐等,在大家的认知中,这些物质的存在都有其有限的容量,而唯有人的脑子、知识的容器永远装不满,正所谓学海无涯。

心理学家荣格曾用“容器”来做比喻好妈妈的本质,是孩子的“情绪容器”,心理学家比昂提出的著名“容器理论”,也指出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容器般的安全感。容器型父母相比控制型父母和打压式父母,表现得温柔且坚定、细腻又包容、积极上进、亦师亦友。

因而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要有“成长型”的思维,不断扩大自己的格局,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大的“容器”,通过学习扩充自身的“容量”,才能与孩子成长保持速度一致,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08841
推荐日记
《每天的忙碌》
《 亲子日记心得》
《《期中考试》》
《2023年11月15号,晴、星期三,274编》
《2023年11月14号》
《几段小对话》
《依洛口述周二日记》
《身教大于言传》
《一些童言稚语》
《成长日记》
《最好的教育——沟通》
《2023.11.15 天气阴 星期三》
《新长征路上的思考(244)》
《10月30日 星期一 晴 第232篇 打碎碟子》
《23年11月15日》
《做孩子成长的领路人》
《 《狮子王辛巴》读后感》
《与爱同行、共赴美好》
《亲子日记》
《好心当成驴肝肺》
《鞋子大调查》
《167篇20231114星期二》
《2023.11.15星期三》
《高兴的娘俩》
《日记139:记忆中的父亲》
《写给俩宝的第四封信》
《 香菇炒肉》
《懒散》
《四(一)班牛腾逸亲子日记第893篇》
《2023年11月15日第246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