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11月15日 周三 第250天
盈如妈妈

今天把前两天回来挖的荠菜包了饺子,在包饺子的时候,看到老妈把日历表拿下来,又开始一天一天的数算着,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许多的往事。包完饺子,我整理思绪,用文字记录老妈许多年来的习惯。

图像



母亲又在翻日历表了。


那本小小的厚厚的日历表,是母亲每天都要看的。母亲没上过学,看不懂任何一本书,唯一能看的就是日历表。可是我却觉得母亲就是一本厚厚的书,撑起了我们一家七口的吃喝拉撒,日常用度。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过年需要买的东西,日历表是排在第一位的,啥都能忘记,就这小小的日历表不能忘。日复一日,春夏秋冬,都指着日历给全家人带来希望和收获。日子越来越好了,日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手机、挂历、台历、电子日历,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款式越多,可是人们好像越来越不需要了。很多人已经不买日历表,买东西或者朋友送的台历、挂历也随手扔在一边,没有几个很用心的摆在那里,挂在墙上了。


说起日历,我查阅一下资料,大约在1000多年的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就在皇宫中使用,因此又称皇历。那时的日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相等,每一页上写上月份和日期,交给服侍皇帝的言行官,由言行官每日在日历的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每月月终,先交皇帝过目,然后再送史官存档。

日历发展成为挂历、台历、电子日历,只是近百年的事。现代技术越来越发达,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各种日历,电视、电脑、车上、学校的教室、小区的门禁上,真的是到哪都能知道今天是哪天哪日。


母亲依然固守着她的老习惯,每个人的生日她都清清楚楚的记着,生日的前几天就开始念叨,以前身体好的时候一定会做点好吃的给孩子们留着,而现在只能打电话祝福了。虽然她不懂什么叫仪式感,可是她的行动就诠释了真正的仪式感。每次看日历,母亲都会念叨谁快放假了,谁还有几天回来,谁多长时间没来电话了,谁哪天要开学……


日子就这样在母亲手中悄悄的溜走了,孩子们也在母亲的守望下一个个的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娃。他们的姥姥每天看日历又有了新的意义,重孙的生日她又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她的希望,也是她一生的收获和牵挂。


2022年,是父亲和母亲结婚六十周年,我给他们拍了纪念照,并且用照片做了台历,这个台历将会一直保存。结婚六十周年被喻为钻石婚,风风雨雨走过,无论多么艰难困苦的日子,父母亲都竭尽全力为我们撑起一片天。而今,该是他们享福的时候了。


2023年8月17日,母亲在老家从台阶上摔下来,造成腕部桡骨骨折,另一只手和腿部都有摔伤,至今已经三个月了,恢复的还可以,但是不能用力。从母亲摔倒,我们姐妹开始轮流照顾父母。一辈子要强的母亲这一次无法拒绝对她的照料了,因为两只手都受伤,就连日常都不能自理。吃饭要人喂,喝水要人端,去卫生间要有人跟着,穿衣服有人伺候,我开玩笑说她成了皇太后了。😂


虽然手不方便,但是母亲依然每天要去看日历,自己不能翻日历的时候,父亲和姐姐们会帮她翻到这一天。现在她的手能动了,可以随便翻着看了,一天能看好几遍,数算着这个闺女快来了,那个闺女哪天结束。我们都成了她的期盼,也是她的依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母亲的青春,母亲的岁月就在翻阅日历的时候悄悄的溜走,永远也不再回来。日子过得太快,2023年的日历也快被母亲掀完了,新的一年快要来了,我要记得给母亲买新的日历了。八十六岁的老母亲就像孩子一样,期盼着新年的到来,期盼着她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飞回我们共同的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09327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第222》
《周三》
《亲子日记第31篇 学习共情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阴》
《杨媛媛妈妈 成长日记》
《2023.11.15 星期三 天气晴转多云》
《相信相信的力量255》
《亲子日记》
《期中考试》
《11月15》
《亲子日记68天》
《随记》
《刘嘉豪的成长日记》
《20231115天气晴》
《孩子的成长》
《亲子日记》
《随笔 十一月十五日 天气阴》
《成长日记22》
《2023.11.15.第649篇.周三》
《孩子需要陪伴与鼓励》
《 》
《2023年11月15日》
《光阴无声,岁月留痕》
《榜样的力量》
《241》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收集雪花的小兔子》
《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
《十一月十五号晴》
《2023年11月15日 周三 第250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