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颜回对快乐的认知都在《论语》中有过记载。可以试想: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卷"或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人不堪其忧的环境中,孔子与颜回却认为"乐亦在其中发,并且“不改其乐"。这看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孔子他们却不会为表象所迷惑。俗话说:“知足常乐。”如果让一个追求锦衣玉食,饮甘餍肥的生活的人住在这,想必他过不了多久便会叫苦连天吧。但知足的人不会,他们会为已有的东西感到快乐,而不去贪求那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事物。孔子与颜回正是这样知足的人。
然而他们在知足之上,还有着更为高远的追求,那就是仁义。孔子曾周游列国,其间不乏遭人白眼,被人拒绝,也绝不会缺少“曲肱而枕之”这样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困苦生活。但当孔子回想时,他会认为这是快乐。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在一个人时笑了,那是真正的快乐。在我看来,这里的“一个人"更多是“为自己"的意思。而孔子也一定为自己一路走来,坚持仁义而感到真正的快乐。对于孔子与颜回来说,知足能使他们的目光不被困难的生活所拘束住,对于仁义的追求则使他们把心放到了整个世界。对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来说,这样的思想是超越的;而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这又正是需要的。
孔颜之乐对于生活的态度,对道德的规范,对于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仍有许多借鉴意义。现在我们要更学会知足、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