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2132天
孔秀丽18254634189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第(2132)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35天

        温暖如春的几天,这两天温度特别适宜,大冬天的,最低温度竟然在十度以上,十几二十度的温度很是舒服吧,穿着薄款的棉衣就没有问题,似乎这在我们大山东应该有些不正常的,想着以前的冬天可是要零下几度,或者零下十几度呢!(每次查看天气,都会习惯性的翻看成都的天气,看看阴天还是晴天,看看下不下雨,也会认真看看温度……呵呵,这就是因为一个人,牵挂一座城吧,从儿子他们高考志愿录取后,手机天气预报里就添加了那个遥远的城市,现在儿子在那边上学有三个月左右了,我似乎随时都在关注他那边的信息!包括天气,包括那座城市里的各种新闻……天下父母心吧。)

        

        周日下午的家长会,开始时等几位晚到的家长,后来又是孩子们时不时的说话打断,也就导致老师都没有进行完预定的事项,比如三个孩子的学习分享。听李可心说,老师是安排他们三个同学在家长会上做学习分享的,周末也准备了发言稿,可是时间关系,这一项的时间被挤没了[偷笑]不过老师可没有忘记呢,就安排他们三个把分享稿发送到班级群里。

        学习这个事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多个人,但是看了他仨的分享,感觉好的学习习惯还是能够适合所有人的,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稍微有些不同,但是基本都是相通的呢。学到方法在尝试对自己有没有用,那么孩子也就在学习中有所成长了吧:

(隋同学分享稿)今天非常有幸能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我比较倾向于费曼学习法,有一本专门讲述这种学习方法的书,我就是借鉴了这本书中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才会事半功倍

在费曼学习法中提出了学习中的三大问题

1,以输入为主,只是单方面接收老师发出的“信号”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

2,教条主义,只去记忆老师和课本上说的知识点,而不去思考其中的内涵,引申出其

他问题

3,标准化应用,只知道生搬硬套知识点,题目一变就什么也不会。

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个应对方法:

1.学习前首先要明确目的,我认为学习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而不

只是停留在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层面

2.若想真正的理解透一个知识点那么必须有输入转为输出,能给别人讲出来才是真

正的掌握

3.历史等知识点时间线较多的科目可以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理解

4.要学会去思考问题在做题中总结答题格式模板,不仅比较有成就感而且也不会出

现背网上的答题模板却背串了的情况

最后我想说,学习的基本是努力,我所讲的只是努力的方向,真正要实施还是需要靠自己领悟,自己悟不了听再多的心灵鸡汤也没用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张同学分享稿)随着时光的飞逝,眨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来探讨我自己的学习经验。

我认为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只要学习态度变好了,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考出更好的成绩。

其次,我们需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我们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一定要有目的、计划。我认为首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定好一个目标。然后制定每天的学习时计划表,并且在每一次考试过后,根据自己成绩的变化加以适当的调整。

在学习中反思是学习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策略。会不会学习,就表现为会不会反思。学习反思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它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策略。按计划进行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反思,既能加快学习进程,又能提高学习质量。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我们的大多数知识都是有课堂上获得的,而且我们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上课。所以我认为抓住课堂是学习的根本,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细听讲、多思考、勤练习,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复习的时间把课本的知识掌握牢固。平时复习,一定要有周密的学习计划,七门功课时间安排合理,平衡发展。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休息,做到劳逸结合,既使人感到充实又能不觉得疲惫,既有规律又有效率。

总而言之,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包括预习、上课、复习的学习方案。

(李可心分享稿)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下午好!很感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跟同学们一起互相交流。借此机会,我也把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总结一下:

第一,要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预习对于学习非常重要。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则应自行解决,对于难点、疑问点,则带着问题上课认真听讲解惑。

第二,上课要认真听讲,这一点最重要。老师上课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牢记在心。

第三,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进行复习。认真梳理只是且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漏,加以改正。

第四,建立错题本。从做的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错误,温故而知错。

第五,要学会如何用脑子学习。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最佳用脑时间并充分利用,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要“勤于学,善于思”,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

以上就是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我个人学习体会和心得,谢谢聆听。

        学无定法,不断尝试总是能够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的!加油

        睡前思考:成年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点“分寸感”

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有分寸感的人,不会对别人的生活过度关注,也不会随意去麻烦他人。

想要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我们应该懂得以下几点:

1.明确身份,不越界

心理学上,有个“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是指一个人刚开始也许提出的只是一个小要求,如果被满足了,就可能步步紧逼,从而使对方接受更大的要求。

很多时候,你提出需要帮助,别人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你,而一次次帮你,但请不要把别人的“好说话”当成理所当然,一次次去挑战对方的底线。

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你认为的举手之劳,有可能会让对方透支自己。

所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也尊重别人的边界,不随意给别人添加麻烦,方能获得稳定长久的关系。

2.事无大小,知感恩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人生路很长,没有人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

但往往,陌生人一次小小的帮助,我们容易心生感动;而亲密之人的帮助我们却习以为常,一次没帮就心生怨念,甚至将对方道德绑架。

别人帮你一次,你要铭记于心;别人扶你一把,你要真心回应。

事事懂感激,如此,关系才能长久。

3.彼此理解,互尊重

看过一则小短片:

飞机上,一位妈妈抱着哭闹的孩子对旁边的男人说:“我能跟你换个座位吗?就飞机降落那一会,因为我孩子想看飞机降落。”

男子非常干脆地拒绝了:“我不想换。”

妈妈显然没有料到男子会拒绝,于是大声质问对方:“你是认真的吗?”

我们来世界一遭,别人本就没有义务为你做出让步与牺牲。

别人帮了就请感恩,不帮也请一笑而过。

懂得换位思考,彼此尊重与包容,一段关系方能久处不厌。

有句话说得好:“再好的感情,也会死于理所当然。”

人与人之间相处,从来都是你情我愿和有来有往。

处处讲情分,容易消耗感情;

时时懂分寸,方能收获好人缘。

保持恰当的分寸感,不把情分当义务,才是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方式。

愿你我都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本分,付出真心与宽容,修得让人羡慕的情分。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18117
推荐日记
《笨小孩》
《随记》
《679篇》
《感冒》
《亲子日记79》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感悟(707)》
《第788篇》
《新长征路上的思考(250)》
《宝贝每天都在成长》
《结果与选择》
《【89】2023.11.21晚归》
《“小雪”快乐!》
《随笔658篇》
《亲子日记52篇》
《2023年11月21日星期二晴天》
《李零绮峻妈妈亲子日记第十二天——今天写作业又粗心大意了》
《丫头片子很懂事》
《(255)你自由吗?》
《2023年11月22日 655天》
《生活,学习,收获》
《亲子日记第37天》
《《自修》》
《好习惯》
《20231121我的一年级生活五》
《亲子日记252天》
《279篇亲子日记 周一 晴天 》
《我家的小花猫》
《放学了》
《奕彤成长日记》
《小雪》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