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数学测试发下来了,是很久之前考的,她有点得意地说考了满分💯,然后说同桌才考了90,问我为啥会这样。这个捣蛋鬼,我哈哈笑着先表扬她做题认真,考的不错,接着赶紧正色告诉她:“考的好说明这段时间的知识掌握的不错,考的不好也不代表下次考的差,知识都是可以学的,考试只是检测学习成果的工具,考得好不要骄傲,那只代表过去,考的不好也不用纠结,把薄弱的地方补起来就好了。”
前几天发完期中测试卷,第二天遇到了熟悉的朋友,问我孩子考的如何,我说还行,比前阵子进步了。她有些发愁地说孩子从100分掉到70+了,怎么办。我宽慰了几句,说起孩子前阵子也考的不好,说不焦虑是假的,但咱们着急也代替不了他们,只能淡定了。最近慢慢又涨上去了,其实一次两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还长着呢。
我们小时候,学的东西没那么难,家长对于成绩也盯的不那么紧,似乎从不为考试成绩发愁。而现在的孩子,确实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要求更高,范围也更广,想考双百也需要平时多下点功夫。我私心里不愿意孩子那么紧绷那么累,总觉得学习还有那么长的时间,乃至是终身的习惯,不想让她小小年纪就感到学习很沉重,很无趣,更希望她从生活中多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会不会因此耽误了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