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1
田玫

培养“优生”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因为教师对“优生”的爱几乎是天生的————比如,在学校进行组建新班时,几乎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但我们对“优生”的认识却未必正确而且全面。

“优生”一般来说,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中毕业也能考上大学。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生”不求上进。当然,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这类学生固然是“上线生”;但如果他们仅以考上大学为目标,那么我们国家不过是又多了一名大学生而已,而决不会又多了一名钱学森、华罗庚。因此,要让这些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班主任就应该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我常常通过谈心,让“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分责任,而现在起就应该比别人多一分努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使“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一般来说,“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但同时,有些“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也有的“优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也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如此等等,都妨碍着他们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也阻碍着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某些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23516
推荐日记
《日记》
《二人世界》
《期中考试总结》
《亲子日记232》
《爱心与教育 11》
《日记》
《成长日记第二十三篇》
《日记》
《周末时光》
《日记》
《期中考试的总结》
《期中考试》
《快乐周末》
《忙碌的周末》
《篮球比赛后的快乐》
《和闺女的周末聊天》
《期中考试反思》
《日记》
《考后反思》
《11.26》
《日记》
《期中考试反思》
《家委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感悟》
《星期天的快乐》
《生日》
《2023.11.22. 星期三 晴 (第203篇) 今日小雪》
《日记》
《亲子日记》
《2023年11月24日星期五多云2024篇》
《发烧的一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