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多愁善感的男孩儿2023.12.2
家和家怡妈妈

儿子小时候,就一直要抱抱,动不动哭闹,后来才知道这是情感高需求宝宝。现在儿子五岁了,对我的反应,特别敏感,包括读绘本的时候,他也经常跟着书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对书中那些悲伤的离别之情,特别容易共情。

作为母亲,小时候应该给与孩子足够的情绪关注,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但一个人带娃,又不上班,有时候情绪也不那么稳定,难免也会疏忽孩子。尤其是跟爸爸吵架的时候,更是按捺不住。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还是偶尔跟他开玩笑的原因,即使儿子五岁了,当我吼他的时候,他就会哭着说,“妈妈不要走”。听了心里五味陈杂。一遍气急败坏的说他,说什么呢,一遍又按耐住性子跟他解释,不会走。但他好像认定了我会走似的,每次哭都会说这句话。

母定则子安。想来想去,应该是我自己情绪不到位导致的。我一直害怕孩子会像我以前似的那种讨好型人格,没想到我却在一点一点塑造这样的孩子。明明知道不好,有时候又难忍住。

记得很多年以前,跟我老公恋爱的时候,我发过一个朋友圈,“做海一样的女子”。提醒自己人无完人,要接受对方的不完美,现在我基本能做到对老公的这种心境,因为我感激他对家庭的付出,能理解他的不容易。那么,面对自己的孩子,怎么又做不到了呢?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句话对我来说,也许只是个口号。孩子在我面前是弱小的,我也深知,无论我做什么,孩子都不会离开我,也许就是仗着这种思想,在孩子面前才不能完全收敛自己的情绪。现在,应该及时对自己说“做海一样的妈妈”。放慢自己的脚步,摒除那些不必要的焦虑,学多少字,会读多少英文,做过多少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并不是最主要的。吃过知识红利的上一代,我们这一代,学习好是好出路,也许放在二三十年后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一篇文章里,一个人问那个妈妈,你为什么情绪那么稳定?这个妈妈说,“因为我爱孩子”。这句话,直接让我破防!我也爱孩子,可我却舍本逐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是真的爱孩子。

真正该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跟我老公。老公常年不在家,该学习的就是我了。养孩子确实是一场修行啊。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修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0629
推荐日记
《2023.12.1 周五 晴 691 23年最后的一个月》
《给长大的哥哥更多的自由》
《第678篇 真是事赶事》
《风雨同舟》
《(606)有关青春期 2023.11.30 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周六2023.12.2》
《亲子日记221》
《造个句子别当真》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2》
《2023/11/28又是读父母规的一天》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买帽子(438)》
《参加女儿家长会》
《亲子日记 11月30晴 》
《充实的周末》
《愉快的周末 2023年12月3日》
《无论何时,健康永远排第一! 》
《为自己加油》
《牵挂(436)》
《愉快的周六》
《随记》
《日记》
《每日随记》
《《小承仔犯错了》40篇》
《孩子的成功,来自爸爸的改变!》
《2023.12.1亲子日记795篇(275篇)周五 《美好的一月开始了》》
《十二月的第一天》
《多愁善感的男孩儿2023.12.2》
《12月1日 辛勤的班主任(第277篇)》
《儿子在改变》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