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太多的付出
嘉琪妈妈

2023-12-2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2184天——七年级嘉琪妈妈

图像

  前几日看到一则教育视频,里面有句话这样说“中国父母正在用付出毁掉孩子的未来。”听了这句话心中为之一颤,有些惊恐。不过仔细看看现代育儿模式,的确,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养出的孩子却不知道感恩,我们父母在用付出亲手毁掉孩子的未来,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大家听说过晨宇的故事吗?他就是一个巨婴。 22岁,正值青春韶华。可对于家人而言,22岁的晨宇却成了全家最大的愁事——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18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

针对晨宇的问题,记者采访到全国知名心理专家张聪沛,他指出,畸形的宠爱让晨宇的性格变得偏激,并与社会脱轨。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教育的真谛,而晨宇的父母选择用物质取代陪伴,由此导致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儿子就像一个“巨婴”,不具有任何生活能力。

父母的一味付出,让孩子变成寄生虫。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和回报,断送了自力更生能力,丧失了生存的能力。

父母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糊涂的父母会一味地为孩子付出,聪明的父母却懂得,孩子越付出,亲子关系越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来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一热就脱掉了大衣,结果,南风获得了胜利。  

父母就如同这阵北风,无论外力多强,也比不上孩子内心的自发力量。一个人愿意成长、独立,不是因为有人告诉他成长多重要,而是成长过程中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感。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也是,但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比成人简单很多。很多你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洗一只碗,倒一次垃圾,甚至只是伸手去按电梯键,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让出一个身位。武校说让孩子做自己的课题,父母也是一样。  

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而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让他们像闯关一样帮你来解决问题。当他们帮你做事的时候,才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不是付出得不够,而恰恰是付出得太多了。

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太容易得到的就变得廉价,父母付出的多了,孩子也就满不在乎,当成了理所应当。该醒醒了,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一味地去付出。这样的付出,只会葬送孩子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1471
推荐日记
《失控 晴 星期六 267篇》
《吵闹的星期六》
《心怀感恩》
《亲子日记235》
《亲子日记32》
《快乐的周末》
《亲子日记262天》
《273.曹庆轩打篮球忘了回家吃饭》
《2023.12.3亲子日记291》
《陪孩子一起成长256》
《陪孩子玩》
《2023.12.2第264篇去姥姥家》
《2023年12月2日第260篇》
《2023年12月2日,周六》
《2023年12月2日》
《誊抄日记》
《亲子日记222篇》
《2023.12.2》
《记录优点》
《我妈和我》
《誊抄日记》
《第67篇》
《制作糖葫芦》
《成长日记第54篇》
《亲子日记第223篇2823.12.2周六晴》
《孩子们的争吵》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粗心的弟弟》
《誊抄日记》
《誊抄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