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2
Camille赵

本周跟随李老师的思路,一起走进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灵,开篇题目为回答心灵的呼唤,青春期教育的尝试。踏入教育行列,在执教的几年中,多为接触低年级段的孩子们,他们暂时还没有青春期心理的困扰,但是在整个教育的阶段,不仅仅是学生的青春期出现心理的波动,在他们从幼儿园踏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也会表现出不适应,心理情绪的波动,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科目作业等变化,也是他们的一次升华。而进入六年级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的变化,甚至有些学生提前进入青春期。

无论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面对的学生心理阶段不同,面对不同成长经历的孩子们,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虽在年龄上已不是学生,但要时刻保持学生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学生,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老师在文中讲到一位面对许多事情各种不解的女孩,一个从小成绩优异,被赞扬,羡慕和宠爱包容的女孩,在升入高中后,面对一些“虚假”的事情和一系列不解的事情,慢慢地,觉得老师在骗人,世界上缺少真诚,从而对人有了戒备,而感到孤独与困惑,也“练就”了从前没有的优点细心。其实在这里原本一颗稚嫩而纯洁的心,就已经承受了很沉重的问题了,而老师习惯把这些归结为缺乏远大理想,心理灰暗,思想不够健康等等,而老师所讲的不是学生所想的,也不是学生想解决的,都是大且远的问题,而学生需要解决的眼前的问题却避而不谈,或者不愿谈起。正如李老师所说利用“牛头不对马嘴”的解决办法活着思想去教育学生,或者批评学生,这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教育效果。其实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不缺乏这样的“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情,学生的问题我们只解决了表面现象,而没有抓住根源,比如,一些后进声或者特殊学生,我们仅仅批评他不写作业,不认真思考,却没考虑他的生长环境是如何,只解决了他本次的作业问题,而为解决它作业习惯的问题,治标不治本。我们应该更多去了解他的生活环境,心理需求等。对于学生心理的变化,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在情感,兴趣等一系列心理状态上的变化,正如事出必有因,学生行为的变化,老师要对他们进行的不仅仅是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知识传授,还应该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应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2578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1127篇》
《2023.11.30 周四 晴 133篇 宝贝:爸妈永远与你同在l》
《317唐煦 12月3日 星期日》
《成长日记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晴》
《一起读《三国》里的趣事》
《家长会》
《2023.12.03 亲子日记第273篇》
《亲子日记第2142天+2143天》
《心得12》
《细心的二宝(亲子日记的第334篇)》
《错误的决定(第454篇)》
《亲子日记第2144天》
《习惯》
《亲子日记92》
《赶集》
《2023年12月3日亲子日记第54篇》
《行动至上》
《20231130 亲子日记第148》
《亲子日记第1124篇》
《144–学而第一》
《礼拜天》
《2023年12月3日,日记1640篇》
《成长日记的57篇》
《吃火锅 星期日 晴 7.5 宋见康家长》
《成长日记的58篇》
《成长日记》
《亲子日记241》
《所谓的运气》
《第420篇》
《196》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