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告别阅读误区 75篇
马站二小 申雪

为使语文老师共读一本书,提高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强化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黄校长给每位老师买了一本书,即贺静“三读法”。今天下午大课间,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共同交流阅读之收获。因为大家才刚刚开始读,所以大部分交流的是第一章的内容,即揭秘小学阅读真谛,我对第一节告别阅读误区感触颇深,现在分享给大家,一起共勉。中国的孩子阅读问题之所以多,其根源主要来自于家长的认知错误。

误区一:只要多读文章,就能规避丢分。

阅读的精髓在于读。可是如何读,怎么读,读什么?这却是个专业的"技术活儿"。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阅读丢分、做题困难,关键因素是孩子不认真读文章,每次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下到功夫。所以家长就会善意地提醒孩子,你要多读几遍,多读自 然就会少丢分!读的次数多固然是好事,但光求次数,不定阅读目标,依然难以冲破阅读藩篱。 ("三读法"提倡"重读轻解",把重头放在"读"上,解题时就会轻松而高效。通过"粗读、细读与精读"三步骤, 一一解决每一步设置的任务,层层逼近作者的写作初衷,直至轻而易举攻克后面的阅 读题型。

误区二: "重解轻读",就能学好阅读。

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买来一大堆教辅材料,让孩子每天训练,认为多做题就一定能学好阅读。如果能够在做题时加入"高配置": 植入阅读技巧、搭配解题方法、套用答题公式,那阅读就犹如从"牛车时代"坐上了 "直升机"。纵观小学记叙文阅读题型,无论其如何变形,均归属于四大类、43个小类别。如 果在做题时将每一类型的题反复训练,掌握其答题规律和知识要点,对照和反思扣分 原因,一次次修正答题要点和表述能力,这样就能实现阅读满分的目标。

误区三 :作文和阅读没有关联。

每次考试结束,好多家长们都会无奈地说:我家孩子作文可以,每次扣分都是阅读丢分多啊!言外之意就是,孩子作文没有大问题,阅读能力亟待提高。我们不得不婉转纠正家长: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孩子卷面上反映的作文分高,并不代表孩子的作文真的没有问题。如果语文试卷上阅读扣分严重,就说明孩子作文质量一般,家长千万不能忽视作文分数背后的"虚假繁荣"。

误区四:阅读出现短板,再补也不迟 。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道理看上去没有任何毛病,但是如果放到孩子的阅读当家长发现孩子的阅读出现问题时,孩子其实已深陷泥潭多时了。连基本的考什么、答什么都发蒙,那就根本谈不到技巧和方法了!如果一个小学高段的孩子每次阅读扣分惨重,久而久之,他无形中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阅读太难了、我阅读不行……而阅读文章和考题则是随着年级的递增逐 渐加深的,如果前期没有进入阅读"门道",后期一下子出现如此复杂、多变的题型, 孩子难免就会出现避重就轻、应付,甚至逃避的态度。而此时家长又急于求成,希望通过课外培训短期内扭转败局。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短板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想通过短期培训急速解决阅读短板 的家长和孩子都是"急性子",这样的出发点固然能够理解,但实施起来确有一定的 困难。我们说,小学阅读题型不算多,但它依附于形形色色的文章,设置各种考点考验 孩子。如果孩子有过常规化的训练,题型归类与阅读真谛都明白,通过短期集中"恶 补"效果自然尚好。如果之前的阅读学习一片空白,想在短期内补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所以,如果父母懂得语文课程体系,知道什么时候引导孩子做什么,哪个时期需要侧重哪个重点,就应该从四年级开始做阅读铺垫,鼓励孩子由易到难进行系统的训 练,这样就不至于到了高年级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

图像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4054
推荐日记
《陪孩子一起成长258》
《学着放手》
《亲子日记69天2023年12月4日》
《妈妈的味道》
《督促》
《亲子日记293:立德树人》
《亲子日记262》
《点滴记录》
《娘俩的秘密》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晴》
《2023.12.4星期一《227》》
《2023年12月4号 星期一 天气晴》
《2023.12.4》
《2023年12月4日 第270篇》
《2023年12月4日678》
《12.4亲子日记774篇》
《2023.12.4 周一 晴天 写日记第268天》
《捡叶子》
《亲子日记第289天》
《直播课感悟》
《日记54 12.4号直播课感悟》
《2023.12.4》
《生活中的他都是限量版2023/12/4星期一(213)》
《课程感悟》
《亲子思想日记第242天》
《气温回暖,上学愉快》
《亲子日记88篇 2023.12.4 星期一 晴》
《学习的小朋友》
《亲子日记》
《晚安分享》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