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明天聊城即将结束没有高铁的时代,聊城就要起飞了,这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好消息!
从舟楫往来到高铁穿梭,聊城终于迎来“高铁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对聊城的意义丝毫不亚于1996年京九铁路的开通,亦不亚于数百年前会通河的凿通使聊城进入“运河时代”。在古代,京杭大运河妥妥的就是一条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关键是,这高速公路还只有这一条,别无分路,无论物资还是人员,要想快速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都必须经由此路。鼎盛时期,运河两岸由各地客商兴建的会馆就有几十座,其中最有名者有八座——从今天仅存的山陕会馆建筑之精之美之繁复即可窥鼎盛时期景象之一斑。不仅聊城,向北的临清,历史上都曾繁盛一时。甚至,临清之盛亦不亚于聊城。了解了聊城昔日的繁华,也就明白了今天的聊城对铁路的渴望之强烈。对铁路的渴望,源自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更来自对再度复兴的渴望。迈入“高铁时代”的聊城,向东30分钟可到济南、90分钟可达青岛;向西60分钟可到郑州,并在那里连接起陇海客运专线,直通陕甘疆。
在高铁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资源来到聊城,使这座城市的投资创业活力愈发强劲,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促进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为聊城人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从舟楫往来,到高铁穿梭,换的是时代和人间,不变的是聊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