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又碰见大课间的自由活动,在跟郭老师聊我们班要校外值班的事,突然看见小果和一个同学互掐脖子要动手,赶紧过去制止询并询问原因。是因为小果想让另一个同学加入他们一起玩沙包,沙包的主人也同意了,但又反悔了,说这是他的沙包。小果就很不服气。小果在说原因的时候很着急很生气,眼泪都要夺眶而出了,可能是感觉自己要哭吧,就愤愤的生气走开了。我跟上去的时候有几个小女生发现他哭了就过去安慰,看我过去就走开了,还一个小女生递给我纸给他擦眼泪,真是细心。抱抱他问是不是因为没让另一个同学玩生气,答曰,因为他跟我急,难过。确实让人有点难过呢。抱抱一会情绪稳定一些了,说“死也不要跟他玩了”,就起来找其他同学玩了,还特意经过那个同学告诉人家不再跟人家玩了(在大人看来也是好玩的事,但是对孩子来说很郑重)。
自我反思,1,小果在那着急的数落他认为的别人的错误的时候很生气,跟吵架似的,然后生气的走开,这不就是我平时数落他做错事情的时候的的样子么,没有好好说,那就是我的影子啊,真的需要注意一下,有事情慢慢说,好好沟通。2,可能看到妈妈在那里有点矫情,竟然还气的哭了,当时我不应该第一时间过去,应该先让老师去处理,小果可能还没那么激动。3,小果的恢复能力还是挺快的,跟这次我共情到他也有一定的关系吧,告诉他确实有点难过,那就先哭一哭吧,而不是在他哭的时候讲道理,共情真的是很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理解他,情绪恢复的也快。
中午放学问他和好了么?说和好了。又一起复盘了这个事,说的时候还是有点激动,他觉得原来他策划的游戏,规则他也听那个同学的了,这个沙包是同学的,同学也得听他的规则,同学认为沙包是自己的,小果没有权利定规则让谁加入。等他稳定一下告诉他,听不听别人的那是你自己的权利自己的选择,别人听不听你的那是别人的权利和选择,你不能觉得你听了他的,他就必须要听你的,这都是个人选择,比如今天你说不想睡午觉了要阅读,妈妈也不能强迫你去睡午觉,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不睡午觉晚上就早睡呗。听着这话也就坦言接受了。并告诉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做决定。说什么死也不跟他玩了,这不中午就和好了。
中午他阅读我睡觉,闹铃响的时候在蹲厕所,说一不小心读了50分钟,就没完成其他任务。又把屎弄到裤子上了,淡定一些了,也没说他,就收拾好换了衣服出门上学迟到了一会,说自己承担,那可不得自己承担么。
晚上要和同学一起在外面吃饭(和同学挨着吃饭有点过于激动),又碰到超市免费吃蛋糕,等了快一个小时,自己排队等来的蛋糕,吃着就是美味(我感觉巨难吃)。到家快8点了才开始写作业。但这次也没有为耽误的那么长时间而焦虑,很多事想开了,放松了,要求降低了也能坦然接受了,面对同样的事情,心态不一样,结果也便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