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到武宏伟院长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把课堂的二十分钟完全交给学生。给学生留出当堂检测的时间,否则学生对于学习到的内容无法真正的吸收掌握。抓住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比课下耗费大量的时间批阅作业要高效的多,当堂做当堂批阅,当堂订正,对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孩子,实行面批,因为他们做完的比较快,直接指出细节性的问题,或者实验探究题中哪个地方思考方向存在偏颇,尤其是尖子生的实验探究题经常会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可能学生想到的点比老师比答案还要新颖。做题时间根据大部分同学的掌握情况而定,及时订正,对此我做出的反思是教师对于学生订正后的试卷一定要进行核查并进行二次过关。把基础夯实,不能只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要跟上检查。二是把课下的十分钟还给学生。一旦下课铃打响,学生的心思早就不在课堂上了,即使教师再声嘶力竭,效果也不好,不如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课下出去见见阳光,换换脑子,高效的清醒的迎接下一节课。三是从严管理。前几天跟英语老师换了一节课,走进班级,英语老师也没有布置任务,学生就很大声很卖力很认真的在背英语,我很诧异,问:“为什么上化学我来了你们才开始背,英语老师都不用安排你们都这么积极主动?”“因为英语老师很严格!”讲真的,我好羡慕啊!班主任也说英语课堂和数学课堂孩子的听课效率很高,纪律一点不需要老师管理,因为两位老师在开学之初就已经把孩子培养好了。这不禁让我想到我在每天沉浸在批作业的书山之中时一位老师对我的灵魂一问:“你每天批改这么多作业,意义何在?”我瞬间一怔,“批改作业的目的不是掌握学生的情况么?”可是课下作业的质量相比当堂检测不得不说会大打折扣,这时老师又说了一句,“重点是抓习惯!”这个事情我思考了很久,觉着或许这就是我接下来的突破口吧。记得去年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表扬孩子,这时老师跟我说“你一直表扬学生,稍微他犯一点错,你一批评他,他就会承受不住,相反平时没那么多表扬,你稍微一表扬他,他就会很开心,更有动力。”最初我还不懂,后来实践告诉我,学生只会把你的体谅和温柔当做退让,规矩一旦定下就要严格执行。很幸运这次的学习之旅,之前这三条建议也听过多次,也觉着非常有道理,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我总是在吃亏后才更加珍视各位老师的句句箴言。非常感谢身边一直为我指引明路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