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李老师在他的《爱心与教育》手记四“回答心灵的呼唤”中,用自己的行动很精辟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轰轰烈烈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个个处在迷茫期的青春期孩子,在李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慢慢解开心结,走出危机,步入学习的正轨,走向人生光明大道,不觉替他们倍感庆幸能遇到李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深感作为教师的责任。青春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敏感、独立、逆反,“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是多少家长苦恼的事。心理健康教育犹如一束光,这束光能照彻学生的心底,温暖一颗心;这束光能澄澈学生的双眸,指引人生的方向。愿更多老师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