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共读《心理辅导通信选》系列文章,看着李老师与孩子们通过书信之间的情感交流,感受着爱心的教育故事,及爱的感染力。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有种感觉:“读、写、评、聊”是李老师走进学生心灵的“四大法宝”。
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是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而又很难把握的问题。李老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每一封信里都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提出了实实在在的方法和建议。最让我感动的是给姝洁的回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称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这段话深深的治愈了我!
我常常想起童年的经历,假如我遇见的是温柔包容的启蒙老师,而非情绪暴躁随意践踏孩童自尊的老师,我是不是拥有不一样的童年体验?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最期待的节日就是六一儿童节,老教师带我们排练节目,我们兴奋又激动的准备着,小小的手臂努力的挥舞着,仍然有个动作不合格,至今老师的话还不时的萦绕在我的耳畔,他说“你看xxx,你是在和面吗?”直到后来专业课要求学习舞蹈,我依旧唯唯诺诺,生怕哪个动作让大家嘲笑我!
如今做了一名教育者,更能深刻的体会到,教育应该是细致入微,尊重温暖每一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