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平: 我认为,我们不仅高估了学校教育对孩子一生幸福和成就的影响,同样,我们也高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这是导致作为家长的我们今天过大压力和过度焦虑的重要原因。孩子是一粒种子,不是一张可以任由父母和老师去涂抹和塑造的白纸。每一个生命诞生起,都携带了整个自然和家族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拥有自己特定的心智、天赋和潜能,具备了成就最好自己的倾向性。正如《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所说:“我无法勉强一个树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无论我们做什么,这种子终会长成桃树,我们或许想要苹果或是橘子,但能得到的只是桃子。”
教育当然是重要的,但“一些人把他培养到出类拔萃是成功;一些人培养他到自食其力是成功;还有一些人你能教育他不进监狱就是成功。”不要高估了教育的作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作为父母,我们无需把孩子一生的成败荣辱、幸与不幸的责任都背负到自己身上,要相信孩子具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相信每个生命最终都是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孩子能否最终成才、成功和幸福,父母的教育只是一方面,更要靠个人的天赋、悟性、努力、资源、背景,甚至是时代和运气。而家庭教育,我一直认为是来托底的,立足帮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人格独立、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让孩子在身处生活困境和人生低谷时,依然能有一种免于奔溃的力量,相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能做到这一点,父母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孩子成长中的诸多问题,只能交给时间,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
尽力保持平常心吧,让我们迎着初冬的第一缕阳光醒来,开始新的一天,绽放一个更好的自己。相比于每天焦虑于如何把孩子教育的更优秀、更成功,我们更该思考的是自己该如何生活。每一代人都活出自己的幸福和精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本身就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也是对家族系统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