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因素
一、家长自身因素
1.家长自身的素养(修养)
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和执行者,是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家长的素养,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家长的素养:
三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思想品质:思想行为准则
文化素养:理论知识水平和精神修养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主要区分为两大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人生观: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即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价值观: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思想品质(道德品质)
做人的原则
真善美与假恶丑
示范和榜样
树立威信
文化素养
理想情操
教养能力
家庭关系
家庭环境
德国社会学家的一个调查:
按学生父亲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划分(同年级)
第一类:父亲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的
第二类:父亲是熟练工人的
第三类:父亲是专科学校毕业的干部
第四类:父亲是大学毕业的干部
结论:
家长的文化素养高低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影响,但也不绝对,在父亲是普通工人的学生里面,也有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三观——决定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向
思想品质 ——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
文化素养 ——决定孩子文化层次和心理发展
古代:
李冰父子、曹操父子“三曹”、王羲之父子、祖冲之父子,苏洵父子“三苏”
三不朽圣人之 - -王阳明
明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太爷爷王杰:自幼尽通《四书》、《五经》大儒之说,学识渊博,德性超迈,素有“士君子”之称,颇受当世名士推崇。
爷爷王伦:博学多才,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王伦极具名士风度,淡泊名利,洒落脱俗,是一位深谙儒佛的高德隐士。
父亲王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明朝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家族就有一百多位,遍布于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物理学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学者钱钟书,历史学家钱穆,语言文学家钱玄同,生物学家钱煦,法学家钱端升,水利专家钱正英,化学家钱人元,音乐家钱仁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科院院士钱钟韩等等。
钱氏家族始祖为钱镠,他是唐朝末期的将军。在临终前,向子孙提出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即后来世代相传的《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
利在天下必某也(利他)
利在己身勿谋也(利己)
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查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查济民,教育家查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查良铮、作家查良镛(金庸)…
1.家长自身的素养(修养)
最终的影响一-家风
2.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家长对子女的热爱、关心的程度,影响子女的身心发展水平。
颜之推:同言而信,信其所亲
父母爱孩子的表现:
满足物质需求 关注身体健康 关心思想情绪 督促指导学习
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原因:
仇恨孩子 缺乏责任 失去信心 夫妻不和
家长的期望水平,对子女学习和品德都有
重要影响。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望,其实是一种信任,本身就带着“隐蔽的强化作用”
古希腊神话传说
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国王,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而且深深爱上了她。他每天拥抱它、亲吻它,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后来,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女神,女神帮他把“少女”变成了他的妻子。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培尔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
是不是期望值越高,孩子发展越好?
发挥家长对子女期望的积极效应,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限度内,家长的期望值越高,对子女的激励性越大
两个心理学术语
维果茨基一-最近发展区
赛利格曼一-习得性无助
1967年,赛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把狗关进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无法逃避电击。
多次实验后,将笼子打开,再次拉响蜂音器,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二、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结构
单身家庭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各有利弊 各有千秋
2.家庭经济状况
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多少与生活水平高低,是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的一个重要条件(物质基础),也是子女教育投入的基础,因而对子女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优越的家庭经济环境也可能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糟糠之妻不可弃,贫贱之交不可弃
可共患难,难同富贵
富不过三代 (富二代)
凶岁子弟多暴
富岁子弟多赖(懒)
2003年,李兆会继承父亲李海仓上亿家产,27岁成山西首富,后来婚姻失败,经营不善,败光家产,负债2.16亿,如今被列为失信人。
海翔药业创始人罗邦鹏之子罗煜竑用4年将父亲经营了40年公司实控权“败光”。他之所以会败光家产,是因为他喜欢赌钱欠下了5亿元赌债。
道德传家
十代以上
耕读传家次之
诗书传家又次之
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家庭收入来源——家庭收入的提供者--话语权
“你吃我的,喝我的,就得听我的”
“我是一家之主,我说了算”
大丈夫主义 歧视弱者 势利眼
家庭支出管理
要有计划性(量入为出 勤俭持家)
子女要参与(切身体验当家才知柴米贵)
家庭支出分配 (生活 享受 发展)
3.家庭关系
四大铁律之一:关系重于教育
结论: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影响作用尤为重大。
三、家庭生活方式
卢梭:家庭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1.家庭生活三要素
家庭生活条件(对象和手段 基础)
家庭生活观念(家庭观、幸福观、生育观、消费观、审美观、养生观、婚姻观等)
家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着装习惯、消费方式、出行方式、休闲方式、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
2.家庭生活方式的制约因素
社会
经济(生产力)
文化
3.家庭生活方式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
饮食营养习惯(荤素口味等)生活起居习惯(作息时间等)
消费方式(消费意识 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
休闲方式 (文化娱乐 健身 种养殖研学旅行等)交往方式(非语言互动语言表达)
四、家庭的社会背景
一个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实施及效果,不仅受到家长自身素养和家庭生活条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家庭所出的时代、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居住的社会区域的影响。
1.家庭所处的历史时代
时代不同,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的自身素质也不相同,从而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
旧社会与新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求层次 随时代变更而水涨船高 “双减”前后 后疫情时代
2.家庭的社会地位
清廉之家(清贵)
官宦之家(权贵)
商贾之家(富贵)
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
需求层次较低,更易随遇而安经历挫折磨练,更具意志韧性内心渴望成功,努力改变命运
2.家庭的社会地位
贫穷限制想象和思维
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万一赔了与万一赚了
3.家庭所处的社会区域
当地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风气,会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子女的成长与发展。
城市与乡村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现代社区与城中村
名山出俊杰 恶山绝子孙
穷山恶水出刁民 名山秀水有神仙
《太公家教》(唐):居必择邻,慕近良友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让孩子处于这样人的环境中
孟母三迁(境教)
墓地旁 - -埋死人游戏闹市区 - -做买卖
总之孩子优秀不优秀,原因有很多,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后影响孩子,只要孩子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平平淡淡过一生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