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
今天早上听康瑞红老师的直播课记录如下:
🌹一个人幸福与否,与他人无关,幸福不是别人赐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关键要学会盘点幸福。所以,我们要学会盘点幸福,享受当下。
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平白无故来到你身边,而是靠自己努力获得的,越努力越幸福,尤其是年轻的时候,青春需要奋斗,一个奋斗的人生,才是最大的幸福。另外,我们在人群中,要学会感恩,所谓常感恩幸福生,常抱怨癌病变。
连麦1
一位妈妈:女儿14岁,想在元旦节的时候,去同学(女同学)一起共同庆祝节日,并且夜里不回家住在同学家,妈妈不放心,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孩子14岁,即将进入青春期,孩子正向独立的方向发展,想挣脱家庭的约束,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多地焦虑。要正确地看待孩子成长。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父母强硬控制是不起作用的,反而使得的亲子关系变得僵硬。要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或者影视作品。如: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与孩子一起观看一下。会从影视中得到启发。这比妈妈的唠叨作用会更大,孩子也会理解妈妈。
通过与女儿交流,了解女儿内心世界的需求。首先支持女儿跟同学去聚会、游玩。但是,夜晚必须回家,在语言上要温柔、严肃、坚定地跟女儿说,这是底线。
通过这是事例。我们教育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家庭管束得越严格,孩子越渴望自由,越想脱离家庭的束缚。所以,教育孩子,不是行为上的约束,而是精神的引领,精神引领行为,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宽松,快乐学习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连麦2
一位妈妈:孩子上高中陪读,高一由于早恋,学习成绩下滑非常严重,妈妈给孩子请了一对一补课老师,而孩子在补课时间玩手机游戏,对于这件事妈妈说了孩子,孩子就产生了敌对情绪。
作为妈妈,认为自己放下工作,租了房子陪伴孩子学习,妈妈的思维是,我这样为你付出,孩子就得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感觉自己非常爱孩子,其实这是爱的负担,爱的枷锁。这让孩子很不舒服,妈妈的行为,其实是插在孩子心上的一把软刀子,内心很痛苦。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不好,孩子内心就会感到很自责,很内疚,很焦虑,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如果妈妈约束孩子的行为过度严厉,这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孩子内心会非常紧张,学习成绩反而不好,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作为父母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成长自己,增长智慧,用智慧引领孩子。给孩子一个宽松学习环境,这样不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好处,也能让孩子自动自发主动地学习。所以,妈妈要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感恩康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