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共读了《爱心与教育》中的手记六,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特别心痛,故事的讲述让我看得惊心动魄,在看这个女生的日记时,我总希望出现转折点,比如谁谁谁开导了她,让她的"自杀"想法中道而止,然而结果还是那么遗憾。
这位女生叫宁小燕,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小红花",连续两届市级三好学生,热爱文学艺术,博览群书。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这个初中生也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她看到好多同学作弊,看到那些"走后门",看到那些损人利己的庸俗关系,看到个别老师的"嘴脸",这些都让她厌恶,她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和诚实,却被同学们指责为"故作清高",她和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这种孤独和格格不入最终毁灭了她,让她的生命之花戛然而止。
像宁小燕的这样的悲剧故事,现在好像越演越烈,现在中学生自杀的事件频频发生,心里非常的脆弱,稍有不顺心就会选择轻生,这与孩子的生命观、价值观有很大的联系。除了指责孩子们心灵脆弱以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还要不断思考: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
作为教师,一定要勤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时不时问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包容、一些理解、一些关心。作为教师,我们还需在道德教育上面多开发资源,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心理教育不容忽视,从小学开始就要及时地疏导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