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星期二 晴 (643)
有位爸爸曾经抱怨儿子喜欢和朋友聊天,却不愿跟爸妈多说一句话。有一次,他发现孩子作业还没做,就捧着手机笑嘻嘻地和同学聊天。反复提醒了他好几次,儿子却似乎没有听到,最后他急了,吼了孩子几句。孩子不情不愿地放下手机,经过他的身边,小声地说了句:“烦死了!”儿子的反应,让他很受伤。
孩子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以前非常崇拜爸爸,经常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追在爸爸后面。随着孩子渐渐长大, 成长问题渐渐暴露,父子之间没有了过往的亲密,两个人的对话,也紧紧围绕着学习。他们之间的沟通,大部分都是爸爸一个人在输出道理,费尽唇舌就为了说服孩子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这种沟通方式的问题出在哪?这些父母并不是抱着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目的,而是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控制他们。他们不断证明自己有多么正确,不断地提醒孩子的问题和毛病。有的孩子会轻易地发现父母试图改变自己的意图,慢慢失去了沟通欲望。这些与父母无法沟通的孩子,转身投入了同伴的怀抱,因为同龄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孩子们互相影响,形成了稳固的“联盟”。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被削弱了,就像上面那个孩子,他已经不愿听从父母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