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为什么要读《论语》?
春风

图像

说起《论语》大家都不陌生,下到7岁上到70岁都能来两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本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记录圣人孔子言行的书籍真的这么值得传颂学习吗?

部编版教材已经给出了答案。

教育部统编语文课本,从一年级开始,几乎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都收录《论语》。

图像

一年级语文下册中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年级语文上册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三年级语文中有的“不迁怒,不贰过”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论语十二章》。

甚至到了高中,依旧能看到《论语》的身影,它不仅占据了语文教材,连中、高考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论语》可以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是这样说《论语》的:

我欣赏品味《论语》里边的人生智慧,那种质朴踏实的态度,还有对人事的洞察和理解,大度与乐观。也许太年轻是不容易进入《论语》的,但是读一读还是有好处,毕竟是中国经典。那些思想精华,会一点一滴持续地滋润整个人生。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忍不住要问,为什么《论语》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依旧被奉为经典呢?

单从教育的角度讲,《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是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仅仅 15900 字,孩子们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熟知夏商周三朝的文化史,了解很多历史人物,比如曾子、齐桓公、卫灵公、管仲……

《论语》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典故数不胜数,斐然成章、见贤思齐、道听途说等成语都出自《论语》,是宝贵的写作素材宝库。

对丰富孩子的语言系统,积累作文优质素材,提升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在个人修养方面,《论语》能教会孩子做价值判断,培养人格道德素养。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53614
推荐日记
《没准备故事》
《亲子日记第724篇》
《《父母规》诵读 第575天》
《2天 早上给孩子分享我看的内容,挺好。》
《2023.12.20星期三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263篇 被罚站的闺女》
《2023.12.21,天气晴 妈妈有点小赖皮》
《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冬至将至》
《第598篇 协作区比赛》
《12.22号,星期五,亲子日记第79篇。》
《两个100分(第1180篇)》
《12月22日早读》
《仪式感满满》
《2023.12.21大宝腿疼》
《2023年12月21日 四 晴 695》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
《第672篇:换种方式跟孩子说话,短期内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
《12月22日 一切从有心开始 (学校的会议)》
《孩子的成长从模仿开始》
《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做好榜样(694)》
《2023年12月21日冬至到》
《12月22日,星期五》
《冬至来到》
《日记676 2023.12.22 周五 天气晴 冬至》
《2023.12.20周三晴》
《灌香肠(第772篇)》
《儿子的责任心很强》
《子日记第42篇》
《张铭柳亲子日记之第68篇(2023.12.22)》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