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2165天
孔秀丽18254634189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第(2165)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68天

        每个人在成功之前,都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该走的弯路,该受的苦,该撞的南墙,该吃的亏,这些磨难一个都少不了,考试考砸了再努力呗,工作丢了再去找呗,钱没了重新挣,朋友离开了再交,爱情丢了再遇!人生本来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事情不能从头再来,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受人影响,大胆地往前走,坚持到底,你的光芒终究会被看到。

这是在一个老师的视频里听到的话,感觉说的好有道理,对我们有用,同样对孩子们也有用。

        公司安排了周日客户服务培训,早上又早早起来了。昨天和李可心说的要煮水饺的,可是早上起来看她睡得香甜,就改变了主意,担心她起来再吃水饺就是凉的了,就蒸了鸡蛋羹给她。不过我吃过饭要走呢,又听到她醒了,好吧,也是自然醒的了。听她说话声音有点不对,就过去看了看她,问了问情况,估计最近感冒的那么多,她也是有了征兆!下雪之前班里几乎没有人请假的,但是雪后不一样了!几乎每天都会有同学不舒服而请假,虽然大家都是请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或者是晚自习接回来治疗,早上就又送了回去!儿子上高中时,听到有的家长说高中根本不舍的请假,但是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二之后,也是尽量不请假!各学科难度加大了,每学期用来上学的时间比较短太珍贵!所以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是能坚持就坚持,怕孩子落下知识点嘛!当然了大家也都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判定,症状厉害的肯定要治疗休息的时间长啊,也就是症状比较轻的,孩子感觉能够坚持的才会选择继续在学校学习的。可能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大家在确保自己和孩子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酌情做好安排吧。

        中午回家之前先去了楼下的诊所,门口看到车辆并不算太多,我以为进去一会就能拿到药出来的,可是一走进去才知道:屋里的患者和家属已经是满满的了!有一位男士说已经等了四十分钟[捂脸]还有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妈妈的陪伴下等了很多!我的等待没有看时间,但是感觉应该是半小时左右!因为诊所了只有一个医生,她兑个药的功夫,就听着不是这个患者的输液针在呼叫换瓶,就是那个患者喊了去 换药!这种情况真的就是感觉工作人员太少了!据说最近的流感,让诊所的人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好在是终于能够和医生说两句话了!说明了情况,拿给她看了家里的备药,给指明的具体吃哪些,每顿吃的剂量,好嘛,排队大半天没有花钱买药。赶快回家弄点吃的!也好让孩子早点吃上药!

       睡前思考:教育路上严是爱,松是害

知乎上有这样一则提问:放养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什么样的人?底下的回复让人无比心酸:看似在父母给予的自由环境中无拘无束的成长,实则内心无比缺乏安全感。

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让孩子有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实则是打着放养的名义,逃避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掩盖自己不会养育孩子的事实。

张柏芝曾在节目里透露,自己对两个孩子采取的是放养教育方式,不会约束孩子的行为,更不会阻止孩子做自己。

但是一则电话,却暴露了诸多问题。

张柏芝因工作原因,希望孩子能够转学到身边陪伴自己,打电话征求两个儿子的意见,恰巧两个孩子都在打游戏,没说几句便不耐烦,直接挂断了电话。

张柏芝也表示,两个孩子沉迷游戏,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己也很怕儿子。

如果说这就是放养的教育结果,那么无疑就是最大的失败成果。

放养不等于撒手不管,更不等于放纵。

孩子的成长就像小树苗,适当的修剪必不可少,唯有如此,才能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

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没有了规矩与底线,最终只会一事无成,与父母最终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有句话说得好:只放不养,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

等到哪一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去拼搏美好的未来,总是错过人生机遇,就会反过来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初不逼自己一把?

要知道,教育路上,严是爱,松是害。

父母对孩子严厉管教,实则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看似宽松的放纵、放养,实则最容易给孩子埋下成长的隐患。

唯有父母严一点,孩子的未来才会容易一点。

教育路上千万别指望孩子自觉

快乐教育盛行的当下,相信这句话很多父母都不陌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静待花开”成为很多家长推崇的教育方式。

“快乐教育”变成了父母放养孩子的借口。

诚然,家长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错误的方式,最终只会与初衷背道而驰。

刘欢曾在采访中谈及自己对女儿的教育问题时,充满了懊恼。

“我和我太太觉得对孩子应该从小奉行快乐教育,别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迫使她学这些那些,现在我觉得有点后悔。”

因为奉行快乐教育,失去了教育女儿的最佳时机,即便孩子有音乐天赋,也因为没有及时去推一把而荒废了。

其实很多父母都是如此,奉行快乐教育,最后只给到了孩子“快乐”,失去了“教育”。

孩子尚小,给予过度的自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负责任。

如果你指望孩子自觉,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都有惰性,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控制自己,做到自律自觉,更可况是孩子。

面对现实无数的诱惑,孩子又怎知自律为何物?

要明白,自觉的孩子,前期一定是父母监督的结果,当自律、自觉形成一种习惯,“放养”才有可能达到“快乐教育”的目的。

放任不管,还指望孩子自觉,是为人父母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相信不少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语: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老师,你说的话孩子才听,我们说啥不管用;老师,我家孩子太调皮了,你好好管管他;这都不会,老师怎么教的?......

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希望老师能更好的管教孩子,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千万别过分依赖老师,老师没有三头六臂,能顾全班上所有的孩子,也不能全权包办孩子的一切。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职责,他们无法独自承担孩子的全部成长。

家长的参与也非常关键,因为老师无法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习惯和品行,也无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和内心力量,最终也无法给予他们长久的幸福感。

所以,请不要将学校视为解决孩子所有问题的唯一场所,不要将老师视为解决所有问题的无所不能者。

俞敏洪曾说:“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问题”。

想要教好一个孩子,绝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

教育界有个“5+2”理论:“5+2”理论认为,如果5天的学校教育取得了成效,但是2天的家庭教育没有跟上,那么孩子的教育会停滞不前,甚至变得更糟。

“5+2=0”强调了家校合作平衡的重要性。

也表明,要想成就一个孩子,单靠老师、学校的努力往往是不行的。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

同时,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长的参与。

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老师教书,父母育人,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倘若父母撒手不管,孩子的未来仅依靠老师,教育一环缺少“育”的存在,怎会养出优秀的孩子?

李嘉诚曾说:父母的事业不管有多成功,子女教育缺失都是最大的失败,将无法弥补。

请家长们牢记:优秀的孩子离不开家长的重视与陪伴,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一生最成功的事业。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57289
推荐日记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多云 亲子日记第253篇 每位家庭成员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290:礼物》
《日记》
《亲子日记84 12月25日 星期一天气晴。》
《双百分》
《亲子日记第846天 2023.12.25号 周一 晴》
《随记》
《随记270》
《288.亲子日记》
《68篇》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天气晴》
《分糖》
《游乐场(第三百一十八篇)》
《兄妹》
《圣诞节(286) 2023.12.25 星期一 天气晴》
《亲子日记262》
《2023.12.23 星期六 天气晴》
《2023.12.24.第688篇.周日》
《NO.128 肌肉拉伤》
《2023.12.25 周一 晴 亲子日记第106篇》
《成长日记36》
《亲子日记——700篇——坚持成就梦想》
《心愿》
《2023.12.25 周一 晴天 写日记第288天》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晴》
《随笔,第226篇》
《成长日记23》
《急急忙忙的一天》
《日记第77篇》
《仰望你的高度283碎悟52》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