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常被吼”和“没被吼”的孩子,20年后,人生差距有多大?
向❤️

朋友跟我说,自家7岁儿子,已经非常“叛逆”了,还动不动就跟她“冷战”。

她现在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继续摁着孩子吧,等他到了青春期,还不知道要逆反成什么样。好声哄着吧,他又实在是气人。

朋友的日常育儿方式,是以“吼”为主,吼了还不听,就直接上手了。如今儿子越大,就越跟她对着干,很是令人头疼。

朋友常调侃说,别孩子还没到青春期,她就先被气“死”了。

我也一直劝朋友,别动不动就朝孩子大吼大叫。

因为当孩子的大脑感受到威胁时,它会产生3种反应:1战斗、2逃跑或3呆住。不同的反应,会形成不同的性格。

“常被吼”和“没被吼”的孩子,20年后,人生差距有多大?

1.逃跑面对父母的大吼大叫,弱一点的孩子,他的大脑可能会选择“逃跑”。而逃跑,容易让孩子形成以下性格:

●撒谎

大脑“逃跑”的一种方式,就是躲避责任。

做错了事,为了不让你发现,或者为了不被指责,孩子会选择撒谎:“我没有,不是我弄的。”

当然,小一点的孩子撒谎,并不是道德问题,他只是单纯地为了避免被惩罚。

但如果大一点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识后,还形成爱撒谎的习惯,那父母管教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习得性无助

如果孩子做错一点事,父母就朝他大吼大叫。那孩子就会像习得一门本领一样,习得性无助,也习惯性妥协、讨好。

他内心会比较敏感,也很自卑。生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也生怕别人指责他、批评他。

他性格还比较软弱,喜欢讨好别人,只为了让别人对他好一点,不要伤害他。

2.战斗有一类孩子,他天生比较好强,大脑一遇到威胁,就立马做出防护。这类大脑爱“战斗”的孩子,他一般有以下性格特点:

●逆反

见过一个男孩,从小被打骂到大,但他却是“越挫越勇”,没有一顿教训是长了记性的。

父母凶他,他会大声地吼回去,小时候小声吼,长大大声吼。该犯的错一个没落,玩手机、不做作业、游戏充值、打架、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

男孩每天都在父母的底线边缘不停地蹦跶,如今即将要到青春期,他爸妈已经有点“躺平”的心态了。

●脾气暴躁

在吼骂声长大的孩子,一般都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

因为他接收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又不能及时排解掉,基本都压在了心中。

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言,或者稍微一挑衅,他的大脑立马就进入“战斗”模式,非要拼个高低,或者把“威胁”消灭掉。

再加上没见过温和的处理方式,他面对矛盾或冲突时,基本也是靠吼骂来解决。

3.呆住面对威胁,大脑的另一种反应是呆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别人朝你大发脾气时,你的大脑,突然“死机”了。不敢辩驳、不敢回嘴、甚至都“忘记”了要生气或流眼泪。整个人,好像神游了。

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解离”。

因为创伤太痛苦,大脑为了保护你,它将你的感受和身体剥离开了。

解离带来的后果就是,它会将这种创伤性的经历,储存在身体记忆中。

比如很多年后,即便你已经忘记了曾经的伤害,但只要进入类似的情境中,身体依然会不自觉地肌肉僵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大脑呆住。

有效生气

我相信,没有哪位父母有事没事就会吼骂孩子。我们之所以吼叫,一来,确实是自己难以控制情绪;二来,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赢得孩子合作。

而且,父母生气,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你若从来没脾气,孩子可能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底线。

我们要做的,是不乱发脾气,并且懂得“有效生气”。

如何不吼叫地生气,又能达到目的呢?

①“邀请”孩子

我们之所以会生气,一般是期望或需求没有达到满足。

比如孩子乱扔东西,破坏了我们“保持屋子干净”的需求;孩子说好的看一集电视,结果停不下来,破坏了我们“希望孩子遵守承诺”的需求。

这时候我们生气,可能一开口就吼叫、责骂。结果我们自己筋疲力尽,孩子还抱怨不已。

我喜欢跟布妞说的一个词,是“邀请”。

看到布妞剪了一地的纸,我会跟她说:“请你把纸片邀请回垃圾桶好吗?纸片喜欢你送它们回家。”

或者看电视,会说:“电视机需要休息了,邀请你照顾它好吗?”

给孩子发“邀请”,比直接命令他有效果,而且孩子还能从中感到被尊重。因而,被“邀请”的孩子更愿意配合。

②描述事实,不贴标签

我们平时一生气,就喜欢给孩子贴标签“你怎么这么懒”、“你太不听话了”等等。

孩子就容易逆反呀:“我哪里懒了,我哪里不听话了?”

《亲密关系》中提出一个“YZ”陈述法,具体内容是:“你在Y情境下做的X,让我感到Z。”

我们描述事实,并且把感受传达给孩子。这样的沟通,更有效。

比如:“你说好的只玩一局游戏,结果又开了一局,我有些失望。”或者:“你把书本和玩具扔地板上,我每天收拾感觉很累,我希望家里能保持整洁。”

描述事实,告知感受或期望,只说某一件事而不针对人,这能利于孩子换位思考并且做出改变。

③及时修复关系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提到,亲子关系破裂很正常,但父母要做的,是及时进行情感修复。

我也常常会在耐心耗尽的时候,朝孩子喊叫。

但冷静下来后,我会抱着她回顾发生的事情:“妈妈刚刚凶你了,我看到你哭了,你是有些伤心和害怕是吗?”

接着,我会告诉他生气的原因,并且道歉:“妈妈刚叫了你很多遍,你都不听,我一生气,就控制不住脾气了,对不起。”

最后,我会把问题抛给他:“可是,如果下次还遇到这种我叫你几遍,你都不听的情况,我要怎么做,你才会听呢?”

这时候,孩子会告诉你他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一起亲子冲突,也就解决了,还修复了与孩子的关系。

以上这些“有效生气”,你学会了吗?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65243
推荐日记
《第610篇 新年,回敬岁月一杯酒。》
《多给予孩子鼓励》
《1.2》
《2024.01.02》
《新年新气象,新开始》
《二宝的进步》
《幼儿园赶大集》
《2024年1月2日第294篇 珍惜每一天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148》
《回首2023,展望2024》
《正视失败》
《鼓励教育效果好》
《美好而充实的一天》
《假期第一天》
《忙碌的一天 2024.1.2 星期二 晴》
《2024年1月2日星期二天气晴》
《读孙女若曦《人生即景》一文》
《【95】2024.1.2 顺其自然》
《跨年了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第667篇》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147》
《珍惜眼前》
《开家长会》
《分享的快乐》
《对孩子的希望》
《篮球🏀 》
《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我们都要加油》
《20240101障日山》
《元旦,愿我们都圆满(776)》
《【第268篇】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