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听同事介绍一家豆腐脑好吃,我就特别想去体验一下。早饭儿子想吃麦当劳,我不想让他去吃(暑假早饭连吃了两个月的汉堡可乐)就缠着他陪我去吃豆腐脑,儿子被迫同意,他说拿我没办法,只好由着我。结果去的太晚豆腐脑没有了,他又想吃旁边的一家汉堡,又被我给否了,我推荐去吃卷饼,儿子又被迫接受。
下午我午觉醒来已是两点半,看微信本周有辅导,赶紧喊儿子去学校,尽管不想去,但还是被我给哄去了,因为着急,我手机忘带。上完课,代课的数学老师评价说儿子虽然去晚了,但速度不慢,很快就做完了。儿子说:只是速度块,但错的不少。老师说:孩子很聪明。这是几乎所有老师共同的评价。我也明白,儿子不算笨,但习惯不好,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好。下课后儿子想玩手机,因为我忘记带了,所以没有玩成。回来路上儿子提出去吃汉堡,当然我会一口答应。关于是在汉堡店吃还是拿回家吃,我俩纠结了一阵,最后还是同意儿子带回家吃。
关于周末作业,有他爹催着,我就没有催,但会提醒他提交。
周日:
今早我们一起去包子客吃包子,我让儿子排队,儿子总会习惯性的说我:“你看你能干啥?啥都让我做!你能干点啥?”这是每次我让儿子帮我做事时他固有的话语,我知道是开玩笑,而且每次都会帮我。这话貌似大人批评孩子的话,可我没有这样抱怨说教过他呀!
吃完包子,儿子提议去超市,我说:我猜你是想买黑盖的雪碧对吗?儿子点头,到了超市儿子只买了一瓶黑盖无糖雪碧,再问他买啥,他觉得啥都不需要,随手拿了一卷锡箔纸,说是可以直接拿来在燃气灶上烤肉,我问怎么烤?肉放到里面靠什么支撑?我觉得不靠谱,就给否了。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但还是给否了。就这样,我剥夺了儿子体验失败的机会!我检讨。
我们照例周日回奶奶家,他每次都不愿意去,不喜欢农村生活。每次都被我们给弄去,路上爸爸又给他上课,告诉他老家才是根,可他总是不以为然。我和老公都跟公婆关系很好,也从来没有说过公婆是一句不好。他就是不喜欢回老家,每次回老家他都是不乐意,但最终都跟我们去。我知道回老家确实是不好玩,但就想着孩子应该回家看望奶奶,所以每次都把他弄去。去了就是跑黑乎乎的一个房间里玩游戏,直到回来。也许是去了可以自由玩手机,所以每次都是对抗一会再跟着去。
下午买了20斤的面粉,让儿子给抗楼上。其实平时力气活,只要是跟我在一起,都是儿子做,但每次都是那句话:“你看你中啥用?啥都让我做,你能干点啥?”我说确实我不中用了,儿子长大了,可以帮妈妈了!正好遇到邻居,我赶紧和邻居一起夸他中用。
面粉还是双节时单位发的票去拿的,因为店里没了,店员去另外一个店去拿,所以要等几分钟,我问儿子有啥喜欢的吗?儿子拿了一桶可比克问店员价格,因为比他平时买的贵了许多,所以他就放回去了,又拿了一桶小的去问,还是贵,就又放回去,最后只选了几小包蟹味瓜子,我说太少了,可以多拿几包,但他不要多拿,就拿了四包让店员去称重,店员也说太少,他就又去拿了4包,我说不同口味可以多拿点,但他坚持不拿,店员只好给他称重,8小包我共付了5.5元。这是金钱观一关出了问题?上午去奶奶家买馄饨的时候在馄饨店里买了一瓶红茶,他说这个周不再买了。
他吃汉堡的袋子放到了学习桌上,喝可乐的杯子随便扔到床上,地上一地的卷子,书,书包和衣服,我问他不捡起来吗?他说明天。我故意踏在他卷子上,他完全不在意。这点和老大完全不同,老大轻微的洁癖,他的床从来不让任何人坐,拖鞋从来不让碰,如果谁不小心踩到,他必须去洗了才能穿。没感觉养他们有什么不同,但养出的俩孩子性格、习惯迥异。